寒武纪:5000亿市值与50亿营收背后的国产AI芯片博弈

AI芯片烧钱有多贵?连财大气粗的Open AI都烧不起了。
日前《金融时报》报道称:OpenAI拟与美国半导体巨头博通启动自研AI芯片量产,以实现对英伟达芯片的定制化替代,相关芯片将于明年交付。
而在国内,AI芯片更是火的起飞。在过去一年,寒武纪股价一年飙涨468%,超越茅台一度成为中国A股市场的新股王。然而在这条一路长红的K线背后,却是不同观点的博弈:
有人认为,寒武纪仅预计50亿元的年营收撑不起当下5000多亿的市值,就连寒武纪都自泼冷水,提醒投资者警惕;但高盛等外资投行却逆势三次调高寒武纪目标价,认为其市值远未至顶。
寒武纪究竟是被过度追捧的“泡沫样本”,还是国产AI算力真正王者?其实寒武纪股价飙升的背后反应出了寒武纪在生态位上的独特性。
【1】股价一路长虹
“希望我们能够迎来寒武纪大爆发的时代,也希望我们能够活过灭绝时代,成为最合适的物种”,每当回忆起为什么将这家芯片公司起名为“寒武纪”时,其创始人陈天石总是回应称,希望这家公司能够迎来中国芯片产业大爆发时代。
寒武纪确实赶上了中国芯片产业大爆发,但更赶上了股价的一路长红——8月28日,寒武纪市值达到6637亿高点,一度超过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来源:百度股市通)
为了提示投资者风险,28日当天,寒武纪甚至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提示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从财务角度来看,寒武纪确实有些“虚胖”——寒武纪预计2025年其营收只有50亿-70亿元,表示本年度无新产品发布计划,且面临供应链稳定性风险。
这意味着,寒武纪已经将近四年没有发布新产品了,旗下最新的产品则是2024年3月份发布的AI训练卡MLU370-X8,要知道,英伟达等主流算力芯片企业通常每两年甚至是每一年发布一款算力芯片。
一个营收利润不高、新品发布遥遥无期的芯片企业,其市值却在一年内上涨超过468%,八个月内涨幅超过108%。
以至于《上海证券报》评论指出,“寒武纪的业绩爆发固然亮眼,但三位数的市盈率意味着其估值已大幅透支未来成长性。”
这是财务角度,但如果从市场角度看,就能看到寒武纪股价一路长虹的合理性。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芯片供应量约为280万张,国产芯片只有82万张,剩下的AI芯片主要是英伟达等国外厂商提供。
而在人工智能芯片的国产化的大趋势下,将是释放出大量的市场机会,以至于在今年,高盛高度看好寒武纪,一年内三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
4月,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从607.8元大幅调升至1223元;8月,高盛刚将寒武纪目标价调到1835元;9月1日,高盛将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由此前的1835元上调到2104元。
也就是说,虽然舆论包括寒武纪本身,认为当前股价高得离谱,但在高盛等资本市场眼中,如今寒武纪股价远没有到达顶点。
【2】稀缺性成就寒武纪
其实中国AI芯片企业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既有寒武纪、壁仞科技、摩尔线程这样的AI芯片初创公司,也有华为海思、百度昆仑芯这样的巨头孵化出来的独立芯片项目。
但为什么是寒武纪?寒武纪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高盛等外部投资机构这么看好,而不是国内其他AI芯片厂商?
原因很简单,寒武纪所处的AI生态位太独特了,放大了寒武纪芯片作为投资标的的稀缺性。
据IDC数据: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估计有望达300亿美元,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市场不可谓不大,前景不可谓不光明。
但是在细分品类中,AI芯片最主要的增长推力来源于智算中心的云端训练与推理芯片。
据公开资料,2025年上半年,国内智算中心相关项目中标公告已发布超393个,北京提出2027年实现智算中心100%自主可控,深圳计划2025年智能算力达25EFLOPS。
而且早在2024年下半年,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要求:2025年全国算力目标中智算比例达到35%,智算算力目标为105EFLOPS。
(来源:互联网)
“预期在AI国产化政策的鼓励下,国产AI芯片采用比例将大于六成,这一趋势将同时体现在AI训练和AI推理应用上”,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龚明德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NGU算力芯片国产化正在加速。
因此2025年被业界普遍视为算力芯片元年,智算中心对云端AI芯片需求量暴增。中国AI芯片厂商确实不少,但它们的主业并非云端训练和推理芯片,而是边缘端芯片。
如地平线、黑芝麻智能,侧重于自动驾驶行业;摩尔线程、壁仞科技、沐曦集成电路则是GPU芯片,主要面向图形渲染、视频加速、科学计算等场景。
真正搞云端算力芯片的主要就是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百度昆仑芯和寒武纪的思元系列芯片三家,因为前两家背靠巨头,没有上市融资的今年紧迫性,因此东吴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直接指出寒武纪是国产AI芯片稀缺标的,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
【3】寒武纪的未来
在资本市场眼中,寒武纪是投资的稀缺标的,是国产算力芯片大爆发和国产化需求下的受益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寒武纪可以高枕无忧。
因为国内云端算力芯片市场将迎来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百度昆仑芯和寒武纪思元芯片的三国大战,在场大战中,相比昆仑芯、昇腾芯片,寒武纪将迎来严峻考验。
此前山西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华为昇腾910B已经基本可对标A100,华为昇腾910C预计性能可对标 H100,百度昆仑芯3代、寒武纪新一代的思元590芯片能够对英伟达H20形成替代。
但目前华为昇腾910C、百度昆仑芯3代已经量产上市,但是司库财经在寒武纪正式上发现,其产品依旧是思元370系列、思元270系列,并没有看到思元590芯片。
(来源:寒武纪正式)
同时产能也是一个大问题,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寒武纪出货量分别为64万片,6.9万片,2.6万片,寒武纪在产能和交付能力上只有前两者的4%、38%。
这将严重限制了寒武纪的营收增长,直接体现在算力中心项目当中。
在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中采购项目中,基于昆仑芯的AI服务器产品,在标包1、标包2、标包3中分别拿下70%、70%、100%的份额,三个标包均排名第一,中标订单规模达十亿级,而寒武纪未能跻身主要供应商之列。
此外,寒武纪还面临技术迭代与生态建设方面的挑战。
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在全球AI训练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华为昇腾也在通过昇思MindSpore框架构建自主生态。寒武纪虽有自己的基础软件平台,但在开发者社区、工具链完善度、兼容性等方面仍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
过去一个月,寒武纪创造了股价神话,既是中国AI算力国产化浪潮的缩影,也是资本市场对稀缺标的强烈预期的直接反映。在高盛等外资机构看来,寒武纪身处云端训练与推理这一核心赛道,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有望在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助力下持续增长。
然而站在财务与产品的现实地基上看,寒武纪仍面临产能、新品研发、生态等多重挑战。未来,寒武纪能否真正从“资本宠儿”成长为“产业王者”,取决于其能否如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一代芯片、突破产能瓶颈,其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最新文章
攻克AI推理难题,清华团队提出「统一LLM强化学习新范式」ReST-RL
大语言模型(LLM)真的会推理吗?业内对此争论不休。 这是因为,当前的 LLM 在面对复杂代码、多步逻辑和抽象任务时依然经常“翻车”,表现出逻辑跳跃、步骤混乱、答非所问等诸多问题。 靠人教?太慢
最重要的事情几乎没有讲:苹果新闻发布会观后感
三小时前,我让ChatGPT总结一下今天凌晨的苹果新产品发布会。被我调成“吐槽达人”模式,并且加上“直言不讳”“Z世代”等属性标签的ChatGPT,明确表示:“这是一次乏善可陈的发布会,让我勉强说说
「10分钟一篇论文」的时代终结?全球高校开启AI作业“猎杀模式”:凌晨2:08的粘贴记录都逃不掉
“十分钟一篇论文,老师根本看不出来。”——这曾是 2024、2024 年间不少大学生的“爽文现实”。随着 ChatGPT、Gemini 等生成式 AI 工具走入校园,许多学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写作业像
外滩大会AI科创赛冠军揭晓!近两万人争夺智能硬件、AI安全,金融智能三赛道冠亚季军
9月10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科技智能创新赛(简称“外滩大会AI科创赛”)在上海圆满落幕。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下,大赛三大核心赛事——“人工智能硬件科创赛”、“AFAC金融
2025 年中国车企最新销量目标完成率分化,新能源转型成关键变量
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革持续深化,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8 月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攀升至 55 3%,创月度新高且连续六个月超 50%。新能源驱动格局生变,在此趋势下,头部车企 1-8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