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徐直军:超节点+集群架构助力中国AI算力突围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我国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已部署超过1085万标准机架的算力中心,智能算力总量飙升至788EFLOPS,同期备案的大模型数量多达1509个,这三项关键指标均已跻身世界第一阵营。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AI算力竞争中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早期阶段,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突出,高达90%的AI算力设备依赖进口。国外技术封锁犹如精准打击,使产业链一度面临"断链"风险。华为等领军企业临危受命,开创性地提出"超节点+集群"架构方案,通过系统创新化解了单芯片性能受限的困局。
近期行业峰会上,华为发布的超节点算力产品成为焦点。该技术创新性地采用高速互联技术整合多重计算单元,实现分布式训练架构中逻辑统一的AI学习能力。据透露,其在计算密度、内存吞吐、互联带宽等18项关键技术指标上均创造行业新纪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发布会上强调:"这套方案已经应用于数十家头部AI企业的生产环境。"
面对美国芯片禁令带来的发展阵痛,徐直军坦言:"去年三季度是华为最困难的时期。"但危机倒逼创新,企业转而深耕异构计算架构,依托在光通信领域20年的技术积淀,自主研发的"灵衢"互联协议将节点延迟降低到纳秒级。"我们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原本需要五年的技术突破,"徐直军表示,"这是被逼出来的中国速度。"
回溯技术演进路径,华为在2015年就未雨绸缪启动鸿蒙系统研发,2019年即推出当时性能最强的Atlas 900训练集群。"AI军备竞赛不仅是芯片的比拼,"徐直军指出,"更是基础软件和系统架构的全面较量。"目前华为已构建包含12层技术栈的全栈AI能力,从最底层的半导体材料到上层的开发者工具实现完整闭环。
在生态建设方面,华为采取"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双轮驱动策略。"头部客户的实际需求往往比技术指标更有说服力,"徐直军举例说,"某自动驾驶企业的模型压缩需求,直接推动了我们神经网络编译器三个版本的迭代。"据了解,已有超过50万名开发者在昇腾社区贡献代码,开源项目下载量突破千万次。
谈及AI技术演进,徐直军将其比喻为"数字世界的蒸汽机革命":"当前相当于1830年的蒸汽机改良阶段,但技术迭代速度是指数级的。"他承诺未来五年将持续投入1500亿元用于AI基础研究,重点突破新一代集群架构和存算一体技术。"这是科技企业的时代使命,"徐直军总结道,"我们要做数字化拐点的赋能者。"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最新文章
华为坤灵推出"4+10+N"智能方案,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近期举办的“华为坤灵,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主题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宣布推出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4+10+N”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场景化整合与一站式服务,旨在破解中小企业在智能化
中科院突破AI视觉技术:CARVE新方法解决模型注意力分散问题
当人类走进便利店寻找特定饮料时,即便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我们也能迅速锁定目标。这种看似简单的视觉定位能力,对人工智能而言却是一道难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名为C
英伟达与OpenAI联手投资千亿美元打造下一代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全球科技领域迎来重磅合作——英伟达与OpenAI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建设。根据协议,OpenAI计划构建总容量不低于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集群,该设施将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成立科学智能战略科技联盟
近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专题论坛在上海举行,成为2025浦江创新论坛的亮点之一。论坛期间,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牵头,联合十余家科研机构及新型研发平台共同发起成立了“科学智能战略科技力量联盟
人工智能搜索的数学极限:大模型为何解决不了简单问题
当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简单问题,期待获得精准答案时,背后那些看不见的AI系统可能正陷入一场数学困境。最新研究显示,即便是当前最先进的AI搜索模型,在处理某些看似基础的组合查询时,准确率也难以突破2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