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万人围观的129美元AI吊坠,为何还是翻了车?

最近这段时间,相信不少人都被那个"小女孩因AI陪伴玩具损坏而崩溃大哭"的视频刷屏了。
视频里,孩子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失去的不是一堆电路和塑料,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伙伴。这件看似简单的事,却像一个引子,将一个宏大的话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仿佛隔着屏幕交流的时代,孤独感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情绪。
于是,当其他AI公司还在宣传手机里的智能助手时,一家名为Friend的初创公司却另辟蹊径,尝试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他们并未宣称要取代智能手机,而是精准瞄准了情感陪伴这个切入点,希望能将一个懂得倾听、及时回应的朋友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图源:Friend)
一个能陪你看电影、聊美食,一起打游戏、去远足,最重要的是永远不会抱怨的朋友……这样的设定实在太过诱人,以至于在预售阶段就引发了巨大关注和讨论,很快为Friend在各大社交平台赢得了超过2600万人的关注。
按照创始人Avi Schiffmann的设想,如果故事就这样顺利推进下去,接下来就应该是产品发货、体验好评如潮、用户交口称赞,一举成为硅谷科技新秀。
可惜,Friend不出意外地翻车了。
售价不菲的AI伙伴
你可能会好奇,Friend究竟是怎样的产品?
想象一下,一个可以挂在脖子上的扁圆形吊坠,直径约5厘米,内置麦克风、LED灯和蓝牙连接模块,由云端的Gemini大模型驱动。它没有屏幕,也没有炫酷的灯光,外观更像是一块平平无奇的"数字鹅卵石"。
就是这样一块"石头",预售价为99美元(如今已上调至129美元/约920元),不含税,一次付费终身使用,无需订阅。
(图源:Friend)
当然,除了外观,AI功能才是Friend最大的卖点。
不同于常规的AI设备,Friend主打"时刻倾听"功能。不论用户是否与它交流,这款设备的内置麦克风都会持续开启,用于获取环境上下文并记录用户对话,"形成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是一种最新的表述方式。
想要互动?Friend的正面有一个可轻触按钮和LED灯,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按钮与之对话。
作为一款可穿戴设备,Friend显然不具备本地算力,它的主要功能通过蓝牙实现,需要互联网连接,底层是Google的Gemini大模型,且目前仅支持iOS设备。
就这些需求,其实已经能筛选掉不少用户了。
(图源:Friend)
然而,真正的问题,还要等上手后才能看个仔细。
在首批用户的反馈中,确实有部分用户认为这种主动发送小贴士或安慰消息的互动方式类似于养成宠物,能为生活增添乐趣并提供情绪价值。
就……有点像大家小时候玩过的宠物机,只不过智能化了。
但奇特之处在于,由于Friend没有屏幕,也没有扬声器,所以它的回应只能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后,在手机上以文本的形式显示。换句话说,这款产品所谓的"随时交流",还得掏出手机看。
(图源:Friend)
我知道到这里就已经很蠢了,但还没完。
你想想看啊,没有屏幕,也没有扬声器,那么大部分人一定会觉得至少Friend的续航不错吧?
可惜错了,据外媒Good Housekeeping报道,虽然Friend号称电池续航15小时,但实际只有4小时左右,且需频繁充电,根本无法正常使用,直接重蹈了第一波网红AI硬件的覆辙。
(图源:Friend)
这还没完,由于Friend随时收集周围声音且无法关闭麦克风,这意味着你同家人的私密对话、和同事的工作吐槽,甚至是无意识的自言自语,都可能被这个挂在胸口的东西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
这到底是"朋友",还是行走的窃听器啊?
本是最大卖点的软件功能,在实际的体验中更是成了最大槽点。
由于蓝牙+互联网的双重延迟,Friend的回应往往会产生长达7-10秒的延迟,甚至时不时就会出现无法听清对话的情况。
最讽刺的是,作为一款核心卖点是情感支持的产品,其AI模型似乎被灌输了一套"有毒"的沟通逻辑。在外媒的评测文章里,充斥着"居高临下"、"尖酸刻薄"、"焦虑"这样的字眼。
社交媒体上的案例更加离谱,有用户记录了自己和Friend长达两个小时的争吵,而且在交流过程中,Friend甚至会随着"情绪变化"显现红、暗红等色彩。
(图源:Friend)
整个互动过程,就像买了个电竞选手Uzi跟在身边。
这种AI人格的扭曲,暴露了当前大语言模型在情感对齐上的巨大短板。它能模仿说话的"形",却无法理解情感的"神"。
是孤独的解药,还是新的"毒药"?
在我看来,Friend的失败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更深远的问题:
我们真的需要AI陪伴吗?
首先必须承认,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在一个原子化的社会里,孤独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对很多人来说,一个永远耐心、不带批判、随时待命的倾诉对象,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是一个安全的树洞,一个情绪的缓冲垫。
就连我,有事没事也会在家里鼓捣豆包、Gemini什么的,能和动漫角色聊天这种二次元设定还是太酷了。
(图源:豆包)
从这个角度看,AI陪伴肯定算不上伪需求。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AI在情绪管理领域的应用才如此迅猛。根据market.us的数据,美国情感智能AI市场在2024年的估值约为8.7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至106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28.4%。
但问题在于,当前技术提供的,更像是一种"情感快餐"。它能快速满足你一时的倾诉欲,给你标准化的安慰,就像汉堡薯条能快速填饱你的肚子。
但由算法模拟出的"共情",和真实人际关系中那种复杂的、需要经营的深度连接,完全是两码事。
过度依赖这种"情感快餐",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就是真实社交能力的退化。
和AI交流是简单的,你无需察言观色,不用考虑对方的感受。但真实的关系是复杂的,充满了模糊、误解和妥协。如果长期沉浸在AI提供的"舒适区"里,我们可能会逐渐丧失处理真实人际关系的能力。
(图源:Friend)
除了让我们的社交能力变得"迟钝"外,更深层的危险在于情感的钝化。
当肯定和安慰变得唾手可得,我们对现实世界中的摩擦和失望的耐受力,可能会降低。
更危险的是,一个像Friend这样设计失败的AI设备,甚至可能对用户造成二次伤害,加剧他们的自我怀疑和不安全感。
所以,关键或许不在于"要不要",而在于如何给AI陪伴"定位"。
如果它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人们练习沟通、整理思绪、度过困难时期,那么它的价值就是积极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回归真实的生活。
但如果我们试图用它来完全"替代"一个朋友,当我们戴着Friend自言自语地跟AI分享日常时,我们或许正用一种新的孤独,去取代旧的孤独。
有趣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掌握了最强模型的OpenAI可能要亲自下场定义AI陪伴了。
(图源:Friend)
相比较Friend这样的初创公司,OpenAI可谓降维打击。GPT-4o展现出的那种流畅自然、甚至带有情感色彩的对话能力,正是Friend们梦寐以求却无法实现的技术核心。
它背后还有庞大的资源和生态系统支撑,既不缺钱,也不缺顶尖人才,有能力将硬件与服务深度整合。
但这并不意味着OpenAI就能一帆风顺,Friend暴露出的那些根本性难题——隐私、伦理、人机关系的边界,同样会摆在OpenAI面前。
一个商业化公司的产品,真的能承载用户最私密最脆弱的情感托付吗?
这个问题,或许技术无法回答。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领克10EM-P首月销万辆:以精准定位重塑混动SUV市场格局
当混动市场的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需求洞察”,一款新车的市场表现往往能折射出消费逻辑的深刻变迁。领克10EM-P上市首月即实现万台下线,在平均售价接近19万元的中高端市场创下“非低价冲量”的纪录。
荣耀Magic8系列价格表公布:6款新品349元起,顶配699元!
10月15日消息,今日,荣耀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荣耀Magic8系列、荣耀MagicPad 3 Pro等六大新品,有手机、平板、耳机、智能手表等。目前全部产品价格已经公布,汇总如下:荣耀Magic8
百度蒸汽机升级:AI实现长视频实时交互与用户创意干预
百度旗下视频生成模型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的“蒸汽机(文心专精)”系统首次实现AI长视频实时交互生成功能。通过流式视频技术的创新应用,该系统成功打破传统AI视频生成10秒左右的时长桎梏,支持“
远程星瀚H亮相国际消防展,新能源智慧消防迈入新阶段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全球消防救援产业核心力量的盛会,以“科技赋能实战,助力产业发展,服务消防救援”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消防领域的前沿产品与尖端技术,成为行业
斯巴鲁BRZ STI Sport限量登场:100台配专属套件,操控全面进化
斯巴鲁中国正式宣布,新款BRZ STI Sport锋芒限量版正式上市,全国限量发售100台。新车提供手动挡与自动挡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30 18万元和31 18万元,预计首批交付将于10月末启动。为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