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导师圆桌:五大学科共绘AI+跨界融合新路径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塑行业发展格局的今天,一场聚焦于学科交叉的深度对话即将在同济大学展开。由同济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人工智能×学科创新"圆桌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1日在德文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来自设计、人文、医学、计算机、数学五大领域的顶尖学者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蓝图。
本次论坛突破传统学科界限,首次集结了五大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仅是各自学科的权威专家,更是推动跨学科融合的积极践行者。通过产学研的多维视角,论坛将为与会者搭建理解AI技术本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立体认知框架。
设计创意学院范凌教授将带来产业前沿的深度观察。作为特赞科技创始人,这位哈佛大学博士、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将解析AI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场景的转化路径,揭示创意产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他创立的企业已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坐标。
人文学院解学芳教授将从伦理维度展开思辨。同时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的学者,将探讨虚拟世界构建对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坚守人文精神内核。她的研究为AI技术发展划定了清晰的伦理边界。
外国语学院黄立鹤教授的跨界实践颇具启示意义。这位文科建设处副处长通过多模态符号学研究,创新运用AI技术破解脑健康领域难题,其研究成果展现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他的案例为跨学科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朱磊研究员将解构技术底层逻辑。作为国家级青年人才、大模型与算法中心负责人,他将剖析支撑各类智能应用的核心架构,预测后大模型时代的技术演进方向。其研究为AI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数学科学学院关晓飞教授则聚焦智能计算的可解释性。这位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入选者,通过数学建模为AI"黑箱"注入确定性,其研究成果正在改变机器学习的底层范式。他的工作为AI技术可信发展奠定了数学基础。
论坛特别设置互动环节,参会者可与五位学者进行深度交流。活动主办方表示,这将是一次打破学科壁垒的思想碰撞,参与者不仅能获得AI技术发展的全景视野,更能找到个人专业与智能时代的连接点。目前报名通道已开启,学生可通过"卓越星"平台,教职工通过"我的图书馆"系统完成注册。
这场汇聚智慧的思想盛宴,或将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新思路。当设计思维遇见算法逻辑,当人文关怀融合技术理性,跨学科碰撞产生的思想火花,必将照亮智能时代的创新之路。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国产AI用户半年增2.66亿达5.15亿,超九成用户青睐大模型
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突破5 15亿人,较2
国产GPU瞬曦1.0发布:全流程自研类脑大模型实现突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近日宣布,在国产GPU算力平台上成功完成全球首款原生类脑脉冲大模型 "瞬悉 "1 0的全流程训练与推理,并同步开源70亿参数版本模型,开放760亿参数版本测试通道。该成果标志着我国
霄彻智能获阿里投资:加速具身智能多场景落地应用
近日,具身智能领域新锐企业穹彻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集团,同时多位原有股东选择追加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技术研发升级、应用场景落地及产业生态建设,为企业在具身智能赛道上的
欧洲采购商探访里工实业:机器人制造现场如何重塑未来工业
第138届广交会机器人展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来自欧洲的采购商Jamie。在《我带外商进工厂》栏目的邀请下,他走进广州里工实业先进制造基地,开启了一场颠覆认知的智能制造探访之旅。当Jamie踏入
2025生成式AI报告:国产大模型覆盖超九成用户,半年增2.66亿
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正式对外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这份报告聚焦于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呈现了诸多关键数据与趋势。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