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用户半年增2.66亿达5.15亿,超90%用户首选

2025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近日在京召开,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在会议期间正式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指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迈入快速发展阶段,用户规模和应用场景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普及率攀升至36.5%。这一数据较2024年12月实现倍增,半年内新增用户2.66亿人,增长率高达106.6%。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表示,技术普及速度远超预期,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等领域已成为主要应用场景,同时在农业、工业、科研等传统行业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从用户结构来看,年轻群体成为核心使用人群。报告数据显示,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20-29岁用户占21.0%;30-39岁用户占19.8%。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上用户合计占比25.4%,表明中老年群体仍存在较大渗透空间。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学历用户占29.8%,本科及以上用户占28.9%,这种分布特征与青少年群体的高使用率密切相关。
张晓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从简单辅助向个性化教学转型。目前未成年人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学习辅助,但未来有望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因材施教,这种变革可能彻底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报告预测,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教育领域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突破口。
在产品选择方面,国产大模型获得用户高度认可。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优先选择国内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问题解答(80.9%)、文本处理(36.0%)以及多媒体内容生成(33.0%)。这种偏好与国内产品技术成熟度提升密切相关,用户体验的显著改善是关键因素。
资本市场的积极投入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025年前四个月,全国共发生362起人工智能相关投融资事件,总投资额达403.9亿元。资金流向呈现明显特征:机器人领域、硬件技术、传统行业应用成为三大投资热点,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五省市的投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这种资金布局反映出产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强烈期待。
对于未来发展,张晓提出五个关键方向:模型集成技术将催生人工智能新形态;开源社区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具身智能带来全新交互体验;智能体技术拓展能力边界;完善治理体系确保健康发展。这些趋势表明,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从单一应用向系统化、生态化方向演进,技术融合与产业协同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甲骨文与AMD深化合作:2026年部署5万张GPU加速AI硬件布局
甲骨文与AMD近日宣布,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云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根据最新披露的计划,甲骨文云基础设施(OCI)将于2026年第三季度启动大规模部署,首批引入5万枚AMD图
生成式AI应用发展观察:超5亿用户实践揭示6大趋势
作为驱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正以颠覆性姿态重构社会运行模式。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随着 "人工智能+ "战略的深入推进,生成式人工
手机厂商转向应用深水区:AI不再比拼参数,抢购物券只是起点
今年以来,美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新一轮竞赛,试图通过算力投入与模型开发构建商业闭环,OpenAI与英伟达成为核心推动者。然而在中国市场,单纯依赖芯片堆砌与参数竞赛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高昂的研发
AI储能头部企业布局加速,数据安全与算力挑战如何破局
国家层面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近期,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将“AI+储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框架。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
谷歌DeepMind携CFS:AI赋能核聚变,探索清洁能源未来
全球科技巨头谷歌旗下的DeepMind研究部门,正与核聚变领域的新兴企业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LLC(CFS)展开深度合作。双方旨在通过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攻克核聚变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