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光年外发现原行星盘:窥探地球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

在浩渺的猎户座分子云深处,一颗名为HOPS-315的新生恒星正悄然谱写着行星诞生的壮丽诗篇。这颗距离地球约1300光年的天体虽然无法发出可见光,却通过红外线与射电波向人类传递着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珍贵密码。天文学家借助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首次捕捉到行星形成的"原始施工现场"——气态一氧化硅与固态结晶硅酸盐并存的神奇现象。
这些被誉为"行星积木"的硅酸盐结晶,此前仅在陨石研究中被间接认知。当韦布望远镜的镜片对准HOPS-315时,科学家们意外发现其原行星盘中同时存在着气态与固态的硅化合物。这种奇妙状态犹如亲眼目睹工匠将熔融岩浆注入模具的瞬间,凝固与流动的界限在此刻变得朦胧而充满诗意。
观测初期,恒星两极喷流中纯净的气态物质曾让研究陷入困惑。直到发现原行星盘内存在约1000℃的"恒温区",谜题才得以解开。在这个温度区间,硅酸盐在气化与凝固间反复摇摆,一氧化硅分子则以极缓慢的速度向温度稍低的区域迁移,最终凝结成各种矿物颗粒。这种精细的温度调控机制,堪称宇宙级的"矿物铸造厂"。
智利ALMA射电望远镜的加入,为这场行星诞生的观测提供了关键验证。其超长基线阵列捕捉到恒星两极喷流速度远超原行星盘内物质运动,证实硅酸盐颗粒确实在绕恒星旋转而非被喷流带走。这种多望远镜协同观测的模式,如同为宇宙装上了"复眼",让行星形成的动态过程无所遁形。
荷兰天文团队负责人将此现象称作"行星形成的零时刻"。在HOPS-315的原行星盘中,那些毫米级的硅酸盐颗粒正通过相互碰撞不断壮大,未来可能凝聚成岩质行星的核心。这种演化路径与45亿年前太阳系的形成惊人相似,暗示着类似地球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可能普遍存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HOPS-315的观测视角。这颗恒星恰好以近乎倾斜的姿态面向地球,使得人类能够清晰窥见其原行星盘的内部结构。这种得天独厚的观测条件,让天文学家得以直接观察行星形成的"婴儿期",而非仅通过陨石样品推测历史。
科学家在这些硅酸盐结晶中发现了独特的成分特征,它们如同宇宙的"时间胶囊",记录着行星形成的精确时间节点。通过分析这些微观结构,研究者能够倒推出行星胚胎的凝聚过程,甚至为太阳系45亿年前的演化提供参照样本。
随着持续观测的展开,天文学家期待能捕捉到更多关键瞬间:当微小颗粒聚合成千米级的小行星,当原始大气开始在岩质核心周围凝聚。这些观测或将彻底改变人类对行星起源的认知,让我们得以在1300光年外,亲眼见证另一个"地球"的诞生历程。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无印良品日官网暂停服务:因物流合作方遭网络攻击关闭
10月20日消息,昨日,日本电商爱速客乐(ASKUL)宣布,因遭到网络攻击导致系统故障,已暂停商品的订单受理及出货业务。据称,此次故障的原因是感染了电脑“勒索病毒”。爱速客乐暂停订单受理等业务的对象
爱合发:同步带轮赋能机器人,轻量精传动引领行业趋势
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推动工厂自动化升级的关键力量。从精密装配到高速搬运,从焊接喷涂到智能分拣,这些“机械臂”的每一次精准动作背后,都离不开一个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部件——同
四维图新程鹏:无驾驶座汽车将在3-5年内落地
10月20日消息,在日前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维图新”)CEO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未来3-5年内一定会出现没有驾驶座的车。对于未来3-
中国量子计算的弯道超车之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验室里,一台名为“九章四号”的光量子计算机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计算领域的格局。这台设备在特定问题上的计算能力,已经将传统计算机远远抛在身后。作为项目核心成员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
云海MS2-100测试仪:网络布线检测与维护的POE新方案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网络基础设施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各类系统的运行效率。云浮推出的Microscanner2系列测试仪,凭借其MS2-100与MS-POE两款机型,成为网络布线检测领域的重要工具。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