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减持苹果套现,少赚500亿美元的背后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24年和2025年大幅减持苹果股票的决定,已使这家投资巨头错失了近500亿美元的账面收益。
随着市场对iPhone前景重燃乐观情绪,本周一苹果股价飙升近4%,市值突破3.89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美第二大企业。这轮强劲上涨使得伯克希尔此前的减持决策显得格外醒目。

(苹果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
根据披露,截至今年6月30日,伯克希尔的苹果持股已从2024年底的9.06亿股骤降至2.8亿股,其中大部分抛售发生在去年第二季度,当季减持近400万股。据测算,伯克希尔出售三分之二苹果持仓的决定,令公司少赚约500亿美元。
当时这一大规模减持颇令人意外,因为巴菲特曾将苹果与伯克希尔的保险、公用事业和铁路业务(BNSF)并列,称其为公司价值的四大“支柱”之一,这曾暗示苹果可能像美国运通和可口可乐一样,成为伯克希尔的“永久持股”。
高昂的“机会成本”
根据巴菲特在2024年股东信中的披露,伯克希尔最初买入约10亿股苹果股票的平均成本约为每股35美元。
据估算,伯克希尔出售苹果股票的平均价格约为每股185美元,这笔交易在去年带来超过900亿美元的税前收益,并在2025年至今贡献了约60亿美元。
然而,以苹果当前接近262美元的股价计算,比伯克希尔的预估平均卖出价高出近80美元。这意味着,巴菲特“卖飞”的股份错失了约500亿美元的升值空间。
此外,这笔巨额收益还需支付高昂的税款。据测算,伯克希尔为出售苹果股票支付的企业所得税接近200亿美元,约合每股30美元,这将使其净收益减少至每股155美元左右。
巴菲特为何出售?
对于巴菲特抛售苹果股票的动机,市场存在多种解读。
巴菲特本人在2024年5月的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曾暗示,未来公司税率可能提高是一个考量因素。
一些伯克希尔的观察人士则认为,减持是因为苹果的持仓占比过高。该笔投资一度占到伯克希尔股票投资组合的40%以上,通过此次减持,苹果的占比已降至25%左右,有效分散了风险。
还有市场猜测称,巴菲特希望在2025年底卸任CEO之前,进一步充实现金储备,以巩固公司本就强大的资产负债表。截至6月30日,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已超过3300亿美元。
鉴于苹果股价的强势表现,不能排除巴菲特在第三季度进一步减持的可能性,相关数据将在11月中旬公布。
不止苹果,美国银行减持同样“卖飞”
事实上,伯克希尔在过去一年中对其另一重仓股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也进行了减持。
据估算,伯克希尔出售了约4亿股美国银行股票,减持幅度约40%,目前持股降至略高于6亿股,市值超过300亿美元。
周一美国银行收涨1.48%,报52美元,而伯克希尔出售价格在40美元出头,这意味着又有约40亿美元潜在收益未能兑现。

(美国银行周一收涨1.48%)
伯克希尔A类股周一收于740,600美元,今年以来上涨约9%,落后于标普500指数16%的总回报率。分析认为,苹果减持可能是拖累因素之一。
若伯克希尔仍持有超过230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其股价表现很可能更为强劲。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广汽埃安UT Super首车拍卖,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引热议
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打造的全新车型“埃安UT super”正式亮相。这款被定义为“国民好车”的新能源汽车,凭借500公里续航里程和2750mm超长轴距的配置,成为同级别车型中的焦点。更引人注目
OpenAI收购苹果快捷指令团队,AI助手Sky将优化ChatGPT桌面端
科技领域近日迎来一则重磅消息:OpenAI 宣布完成对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corporated 公司的收购,这家公司的核心团队正是苹果“快捷指令”应用的原创开发者。这一
中科大校友、谷歌量子处理器总监Yu Chen详解Willow芯片突破量子控制难题
谷歌量子AI团队近日宣布,其研发的“Willow”量子芯片成功实现了硬件层面的可验证量子优势。这项突破性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着量子计算领域迈向实用化的重要一步。该芯片通过运行“量子回声”算法
家电ETF(560880)10月23日:重仓股普跌,三花智控跌超2%开盘持平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家电ETF龙头(560880)近期市场表现引发关注。该基金以中证全指家用电器指数收益率为业绩比较基准,自2024年3月30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57 79%,不过近一个月回报
4款日系新车盘点:纯电与混动,如何选更合适?
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日系品牌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这类车型或许并非以最前沿的科技配置取胜,但凭借扎实的品质、稳定的性能以及经济耐用的特性,赢得了“靠谱”的口碑。近期,多家日系车企加速布局中国市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