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牛马们正使用的App,即将登陆上海IPO

牛马们正使用的App,即将登陆上海IPO

热心网友
转载
2025-10-24
来源:https://www.tmtpost.com/7721715.html

备受投资人关注的企查查终于迎来IPO进程新进展。这家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经过长达一年的筹备,如今正式向资本市场迈进。

10月10日,企查查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这意味着,这家成立十年的企业正式进入上市倒计时。

谁能想到,十年前这家初创企业仅获得220万元天使投资,员工不足30人。如今从江苏走出的这支团队,估值已近百亿元——不仅耗资3亿元自建了总部大楼,更将资本市场作为新征程的起点。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14年。创始人陈德强和球友们经常为寻找合适场地而烦恼,往往因为中介与真实场馆经营者信息不透明而屡屡碰壁。为解决这一痛点,他开发了一个公众号——输入场馆名称,即可查询其工商注册信息,帮助球友们精准对接场馆背后的实际经营者。

同一年3月,看着这个"打球工具"逐渐走红,陈德强与同为80后的杨京、施阳一道,在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文昌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搭建起核心团队,开启了创业之旅。

同年6月,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发布,宣布将公开企业工商信息,这对初创公司"企查查"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他们凭借过往的技术与经验积累,用爬虫和SQL快速研发出了首款"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

创业初期,企查查资金紧张,团队通过微信公众号页面为用户代查数据起步。很快,数据时代的产品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查企业,上企查查",这个如今广为流传的口号背后,是创业团队对商业信用信息透明化的执着追求。

当时想了解一家企业的真实情况,普通人可能要跑工商局、翻档案,甚至购买昂贵报告。而企查查的出现,让这一切在手机上点按屏幕即可完成。企业信用查询由此走入全民时代。

创业历程

2014年3月12日,陈德强在江苏苏州正式注册成立企查查科技有限公司。

这位出生于1985年的温州籍工程师,此前在海外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开发经验。创立企查查时,他携手联合创始人杨京、施阳等组成核心团队,共同开启商业查询这一全新赛道。

他们的目标明确:让企业数据不再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成为大众触手可及的必需品。企查查上线首款移动端APP后,立刻填补了市场空白——成为国内首家商业工商信息查询平台。

2015年,成立仅一年的企查查率先实现盈利。其时其C端用户已达150万,日均可完成15万次自主查询和200万次系统自动查询。最初其C端基础查询免费,盈利主要依靠为金融等机构提供深度数据服务的B端业务。

同年6月,企查查B端月销售额突破150万元。同时,管理层面对外资竞品开出的高价收购邀约,经历了一场艰难抉择。对方开出的数亿美元诱人价格一度让团队心动,但最终陈德强、杨京等管理层投票决定拒绝收购。

"大家怀揣着民族企业情怀,担忧一旦出售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消亡,"杨京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说,"回望今日,这份坚持成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事实证明,坚持换来了更大的成功,企查查在后续市场爆发中稳居赛道头部。

随着行业参与者增多,2017-2019年的商业查询市场掀起了一场烧钱"营销大战"。企查查与竞争对手天眼查在全国地铁、电梯密集投放广告——天眼查宣称投入近2亿元,企查查则携手新潮传媒霸屏100个城市的电梯视频。不过企查查始终坚守底线:仅用当年盈利投入市场,绝不亏损扩张,这让其在消耗战中保持财务稳健,比竞品更早具备IPO条件。

大战后,全国用户基本都被"科普"了一遍,商业查询平台开始由粗放获客转向精耕细作。企查查转而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依靠产品与服务留存用户,多年积累的技术与品牌口碑成为核心护城河。

截至2025年6月,企查查已获发明专利73项,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常年维持在17%左右,自主研发了商查搜索、企业关系图谱等核心技术,可实现每日上亿条数据自动更新与毫秒级查询响应。2024年5月,公司推出了行业首个大模型"知彼阿尔法",将AI融入商业信息服务。同时,企查查注重数据质量与合规,其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公开信息,是国内较早获得人民银行企业征信备案和首家通过国家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企业。

十年深耕让企查查完成了从工具到生态的蜕变,如今其C端产品满足大众日常查询,B端产品嵌入金融、政府、大型企业等业务流程,成为信用风险控制的重要支撑。

商业模式与盈利之道

企查查是如何赚钱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靠卖会员,躺着赚服务费。

根据招股书披露,企查查主要通过向用户销售会员制的数据查询服务来创收。其中,个人用户的会员收入是绝对"大头":2024-2024年,C端会员业务收入分别为4.03亿、4.77亿、5.34亿元,占主营收入的比例高达75%-78%。换言之,企查查有近八成收入来自广大个人付费用户,小至求职者、大至小微企业主,都是其会员用户。

剩余约两成收入则来自B端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包括企查查专业版(面向企业用户提供深度查询、监控、尽调工具)、数据接口/API服务(提供数据接口给第三方平台调用)等。这部分To B业务虽然占比不大,但客户含金量极高。截至2025年6月,公司B端客户已覆盖5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0+证券公司、80+保险公司和上百家中国500强企业。许多金融机构风控部门、政府监管部门、律师事务所等深度依赖企查查的数据服务,可谓"大客户扎堆"。

值得一提的是,企查查的老客户贡献率超过50%,会员续费率稳定在55%左右。这说明企查查产品已深度融入用户工作流程,具备很强的用户黏性和复购率。

在成本结构上,由于上游数据多为政府公开信息,取得成本极低,企查查得以保持惊人的高毛利率——报告期内毛利率常在87%-90%之间,有人称之为"软件界的茅台"。

漫长的IPO之路

企查查谋求上市的消息"由来已久"。

2024年末,公司已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并向江苏证监局备案,当时计划于2024年通过辅导验收后择机申报IPO;直到2025年10月10日,上交所正式显示其招股书获受理,IPO冲刺由此进入实质阶段。

为何战线被拉长了?

首先是监管层面,当前对数据类企业上市要求日趋严格,企查查作为行业内首例冲刺上市的企业,准备工作自然更为审慎。

其次是政策因素,2024年底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支持数据商上市融资。企查查身处这一政策东风下,选择在政策明朗后申报主板IPO,无疑能获得更大支持力度;同时公司在2024年10月引入中信证券资本独家投资D+轮为上市铺路,可见企查查是在"万事俱备"后才按下快进键。

此外还有市场环境的影响,2024-2024年A股新股发行节奏趋缓,直至2024年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上市窗口期才逐渐显现,对一家稳健盈利的企业来说,选对时机远比抢跑重要。

透过此次招股书可见,企查查报告期内经营表现亮眼。

2024-2024年,企查查营收稳步增长,分别为5.18亿元、6.18亿元、7.08亿元,复合增长率16.89%;净利润从2024年的1.62亿元增至2024年的2.9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5.42%,净利润率也从2024年的31%提升至2024年的42%,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75亿元、净利润1.61亿元,延续了这一增长势头。

近三年,企查查的毛利率均维持在88%左右,2025年上半年更达到了90.74%,意味着每收入1元就能留下近0.9元的毛利,足见其商业模式之轻盈与盈利空间之大。

客户结构上,招股书披露企查查拥有庞大的C端用户基础和优质的B端客户群。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注册用户超1.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8000万,2024年底付费会员数也稳步增至104.8万人;B端合作客户则覆盖银行、保险、证券、政府、公检法、地产、媒体等众多行业龙头,几乎囊括金融行业头部机构和大部分500强企业。这表明企查查服务的行业渗透度极高,且业务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经济下行时企业更需要查询风险,经济上行时投资活跃也需要查背景,需求始终稳定。

成本构成方面,由于数据获取成本较低,企查查主要费用集中在研发人员与技术投入,而销售费用率因前期广告投放告一段落有所降低。公司近年来持续保持盈利的状态,也反映出其费用管控成效良好。

募投项目上,企查查计划通过IPO募集15亿元资金,分别投向四大方向:4.58亿元用于C端产品升级,1.71亿元投向B端产品的升级工作,3.68亿元用于多维多维大数据库的升级项目,另有5.03亿元投入AI研发。这些投资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天企启"竞逐与格局演变

在企业信息查询领域,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并称"三查",形成长期竞争格局。

从成立与先发优势看,2014年3月企查查率先成立,成为国内首家商业查询创业公司。5月启信宝上线,10月天眼查由柳超在北京创立。企查查凭借先发优势在2015年最早实现盈利,2016年用户超1800万、日活超100万时,天眼查仍在研发,启信宝则已于2015年9月被合合信息收购。

在当前的市场地位上,形成了三强鼎立的局面。新兴玩家中只有依托百度生态的百度企业查询平台凭借流量优势于2020年快速崛起。企查查等商业信息查询服务商被寄予了"新型基础设施"的期望:恰似高速公路之于物流,大幅提升了信息流转效率。但要真正成为基础设施型企业,还需经受中立性、可靠性考验,需要始终以高标准保证数据准确、不被利益诱惑篡改数据。

结语

从2014年那个默默无闻的查询工具,到2025年备受瞩目的A股IPO候选,企查查十余年实践证明了商业信用信息服务的巨大社会价值。

如今,站在资本市场门口的企查查,不仅被看作公司成长的里程碑,更被视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可以预见,登陆主板后,在资本加持下企查查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强化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优势;通过并购合作拓宽数据版图,向"世界级的数据产业集团"目标迈进;同时依托品牌影响力,为中国数字经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企查查冲击IPO的故事,体现了中国数据服务行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程。在未来,更智能、更精准的商业大数据服务将不断涌现,竞争格局或将变化。无论如何,作为先行者,企查查已在业内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华为2025智慧园区白皮书:以高品质协作技术驱动新质生产力

华为近日发布《新质生产力探索 高品质协作技术白皮书》,系统剖析了数字化时代协作模式的演进路径与技术创新方向。该白皮书以54页篇幅,从理论框架到实践案例,全面阐释了高品质协作技术如何推动各行业生产力跃

2025-10-24.

AI自动化营销:互联网巨头如何重塑酒店住宿新体验

当注册资本超亿元的酒店管理公司接连涌现,互联网巨头们携流量、数据与生态资源纷纷入局酒店行业,这场布局早已突破传统“卖床位”的逻辑——酒店正成为线下流量的核心入口,而背后驱动的AI自动化营销,则是释放

2025-10-24.

G2淘汰TES挺进八强,滔搏憾负S13晋级梦碎2-2

2025年10月24日,GEN与TES展开BO3对决,争夺直通S15八强的资格。获胜一方将以三胜战绩直接晋级淘汰赛阶段,而失利队伍则将落入“2-2组”,需再赢下两轮BO3方可实现晋级。此前进行的MK

2025-10-24.

英伟达携手优步:真实数据如何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迭代

英伟达与优步近日宣布,双方已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携手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进程。这一合作旨在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优势与数据资源,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行业分析指出,英伟达在计

2025-10-24.

华为nova Flip S折叠新机开售:3388元起搭载鸿蒙5.1

10月24日消息,今日,华为nova Flip S正式开售,售价3488元起,首发优惠100元,到手3388元起,这是华为最便宜的折叠屏手机。根据华为客服提供的nova Flip S、nova Fl

2025-10-24.

热门教程

更多
  •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最新下载

更多
会说话的汤姆猫2九游
会说话的汤姆猫2九游 休闲益智 2025-10-24更新
查看
原始征途腾讯
原始征途腾讯 角色扮演 2025-10-24更新
查看
三国戏英杰传手游
三国戏英杰传手游 棋牌策略 2025-10-24更新
查看
逃跑吧少年先行服
逃跑吧少年先行服 休闲益智 2025-10-24更新
查看
三国戏英杰传华为
三国戏英杰传华为 棋牌策略 2025-10-24更新
查看
芭比梦幻屋国际
芭比梦幻屋国际 角色扮演 2025-10-24更新
查看
锈湖旅馆
锈湖旅馆 动作冒险 2025-10-24更新
查看
涂鸦王国
涂鸦王国 角色扮演 2025-10-24更新
查看
花亦山心之月国际服
花亦山心之月国际服 休闲益智 2025-10-24更新
查看
时空召唤oppo
时空召唤oppo 角色扮演 2025-10-24更新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