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络安全法2026年施行:责任衔接护航AI发展新规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新修订的法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法旨在应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形势、新挑战,强化法律责任体系,并加强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协调衔接。
作为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原《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11月7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该法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频发,原有法律框架已难以完全适应新的风险挑战。
为回应人工智能治理需求,促进技术健康发展,修改后的法律明确提出,国家将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训练数据资源、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伦理规范,加强风险监测与安全监管。这一规定旨在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法律支撑。
此次修法过程历经多轮意见征求。2024年9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修改征求意见稿;2025年3月,再次起草修正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同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草案进行初次审议。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王翔在记者会上透露,9月12日至10月11日期间,修正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62条建议,涉及充实指导原则、强化人工智能条款、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衔接及处罚规定等方面。
针对法律责任部分,修正草案二审稿进一步细化了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处罚措施。例如,对违法销售网络关键设备或专用产品的行为,提高了罚款标准,并新增"情节严重者可责令暂停业务、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的规定。同时,明确了对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罚依据,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处理。
王翔指出,新技术发展带来了网络安全新挑战,网络违法行为呈现新特点。修正草案通过增加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框架性条款,支持基础研究、推进设施建设、完善伦理规范、强化监管措施,以促进技术健康应用。草案还加强了与《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衔接,确保法律体系的一致性。
据法制日报报道,修正草案二审稿在法律责任部分作出了多项完善。例如,对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行为,明确了更具体的处罚标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安全责任,强化了监管要求。这些修改旨在通过更严格的法律责任,倒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整体防护能力。
此次修法还体现了对数据安全的重视。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出台,修正草案在总结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数据保护条款,确保不同法律之间的协同效应。例如,在个人信息处理环节,明确了企业需遵循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加强了对跨境数据传输的监管。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AI算力激增300倍:AIDC建设如何破局追赶时代需求?
华为近期发布的《智能世界2035》与《全球数智化指数2025》两份报告引发行业关注。报告指出,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智能体正从单一执行工具向具备决策能力的合作伙伴转变,这一变革将引发产业格
Zoom袁征:AI助手将重塑工作模式,未来或实现三四天工作制
视频会议平台Zoom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袁征近日公开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或将彻底改变传统工作模式,甚至推动社会向“非五天工作制”转型。他在TechCrunch Disrupt 2025大会上透露,Zo
英伟达10亿美元入股诺基亚,共建AI-6G融合新生态
全球科技产业格局正因一场跨洋资本与技术合作悄然生变。10月下旬,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领军企业英伟达宣布向芬兰通信设备制造商诺基亚注入10亿美元战略资金,这场看似突兀的资本运作,实则暗藏AI与通信产业深度
富士康携手英伟达:休斯顿工厂将启用人形机器人生产AI服务器
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巨头富士康近日宣布,将在位于美国休斯顿的工厂引入人形机器人,用于生产英伟达的AI服务器。这一举措标志着富士康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计划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AI智能
AI数字员工如何赋能?智能驱动多场景的大模型平台解析
广州知名“独角兽”企业探迹科技近日宣布,正式上线面向数字生产力领域的全新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该平台聚焦于打造具备类人智能的AI数字员工,通过模拟人类思考模式与自主执行能力,为企业提供适应性强、业务精通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