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创到被 “致敬”:网易《灵兽大冒险》入局,《长安幻想》迎来“另类背书”
发布时间:2025-07-25 编辑:游乐网
近期网易宣布新游《灵兽大冒险》即将上线,其 “国风灵兽养成 + 竖版回合制捉宠” 的核心定位,让行业与玩家自然联想到竖版回合赛道的精品开创者 ——《长安幻想》。作为一款从大厂垄断中突围的 “黑马”,《长安幻想》用近 3 年的实践定义了竖版回合的核心玩法,而新游的相似性表现,与其说是 “巧合”,不如说是对 “长安模式” 行业价值的间接认可。
竖版回合的 “长安答案”:用三年创新定义赛道标准
在长达十余年的手游发展历程中,回合制赛道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横屏操作、深度策略与强社交绑定、繁复的养成线、依托经典IP的文化承载,成为玩家与市场对回合制手游根深蒂固的认知标签。网易系产品更是将这一范式推向极致:从《梦幻西游》的“摆摊经济”与多维度社交生态,到《大话西游》的“情义值”赋能与无差别PK公平竞技,其成熟且成功的模式,既塑造了辉煌,也在无形中为品类创新设立了难以逾越的认知边界。
当市场格局看似固化,玩家体验渐趋同质化之时,《长安幻想》如同一股清流,在2024年以破局者的姿态强势登场。其并未选择在传统巨头的“舒适区”内亦步亦趋,而是凭借一系列的创新,以“黑马” 姿态打破大厂对国内回合制市场长达 8 年的垄断,稳居竖版回合赛道头部。
《长安》打破传统横屏桎梏,以“竖屏畅玩”革新回合制手游交互体验,将回合制策略博弈的精髓浓缩于方寸屏幕之间,契合移动端用户碎片化娱乐的习惯。美学风格上,《长安》并未沿袭传统写实国风的回合老路,而且实践了“新派国风”的美术理念,以饱和通透的色彩、融入Q萌二次元风格的设计,勾勒出充满年轻活力的妖灵世界。游戏核心玩法上,《长安》避免了传统回合制“一人一宠”或固定阵容的局限,创新提出“一人两友三宠”战斗体系,玩家可葫芦捉妖、培育养成、打书保底,见证数百种妖灵的三阶进化,与传统回合制单一的宠物升级、打书、炼妖形成鲜明区隔。
从两年半内玩家的反响可看出,新老回合制用户都认可了《长安》在竖版体验上的革新与轻量化设计,《长安》上线前期稳定在畅销榜前十,后续稳定在iOS 畅销榜40名左右,也验证了“长安答案”的有效性。
《灵兽大冒险》:网易入局竖屏赛道,与《长安幻想》高度相似引发关注
网易回合制新作《灵兽大冒险》即将于2025年8月7日公测,定位为“竖屏回合制MMO”,是网易布局竖版回合赛道的战略级产品。《灵兽》以“灵兽收集×竖屏策略×家园经营”为核心架构,玩家可通过“灵犀葫芦”收服数百种灵兽,游戏采用单手操作的竖屏回合制模式,通过工会协作、“摆摊”自由交易、“灵兽打工”、家园建设等多维社交与休闲体系构建,实现轻量化社交互动与离线资源积累。
根据内测玩家测评及预约期买量广告、最新素材,许多回合制老玩家指出《灵兽》的竖屏葫芦捉宠体验、灵兽进化体系与整体美术风格与《长安幻想》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质疑其存在“换皮”嫌疑。
l 操作机制与核心理念
操作上,二者均采用竖屏单手操作逻辑,轻量化减负的设计思路高度契合,鉴于《长安》是竖屏回合制的开创者,《灵兽》的此项设计被普遍视为对市场成功模式的借鉴。内测体验中,《灵兽》的主城界面、UI布局及风格、战斗场景均呈现高度复用痕迹,削弱了产品辨识度。
(左《灵兽》,右《长安》)
l “葫芦捉妖”核心养成系统
两款游戏都是以妖灵/灵兽收集与养成为核心驱动力,《灵兽》在灵兽捕捉机制、获取方式、升级成长路径等底层设计逻辑与美术表现上,与《长安》存在强烈趋同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葫芦捕捉灵兽的核心机制与《长安》高度一致,令后者玩家产生强烈的“既视感”。
(左《灵兽》,右《长安》)
l 新派国风视觉设计风格
在视觉设计上,两款游戏均采用极简基底的新派国风,以扁平化设计搭配高饱和色彩,场景构建均融合古典建筑轮廓与Q版圆润质感,营造通透清新的视觉氛围。值得提出的是,《长安》创作团队早在2024年即强调“新派国风”概念,《灵兽》在角色与灵兽造型上延续了《长安》的Q萌建模风格,面部特征、体型比例几乎采用同一套视觉模板。
(左《灵兽》,右《长安》)
网易作为回合制行业巨头,其资源整合能力和研发实力毋庸置疑。其选择以《灵兽大冒险》进军竖屏回合制领域,作为行业巨头的网易选择在竖版回合赛道推出 “高度相似” 的产品,恰恰印证了《长安幻想》开创的赛道价值:当小厂用原创撕开市场缺口,当 “竖版回合” 从 “小众尝试” 变成 “大厂选择”,这本身就是对原创者创新力与市场洞察力的最高认可。
这不仅印证了竖屏回合制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凸显《长安幻想》在机制创新和产品设计上的标杆地位。巨头的“战略跟随”,本质上是对《长安幻想》产品设计理念、市场定位与用户吸引力的无声却有力的行业认可,亦是对《长安幻想》团队创新勇气与执行力的最佳肯定。
形似易,神似难:玩家用口碑给出的 “体验答案”
前段时间《灵兽大冒险》的内测吸引了回合制老玩家的高度关注,但实际体验后,许多玩家在社区、论坛上表达了现阶段的失望与批评,核心矛头直指《灵兽》模仿痕迹重且缺乏优化诚意的问题。
这些反馈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优质产品的 “借鉴” 从来不是形式复刻,而是对用户体验的深度理解。作为竖屏回合领域的开创者和定义者,《长安幻想》不仅首次将深度回合玩法与竖屏操作完美融合,以独特的竖屏体验革新了回合制玩法,更以持续的高质量内容更新和系统优化,推出“横竖屏切换”自由模式,不断拉高品类标准。凭借差异化的竖屏体验、精美的新派国风、策略性十足的玩法以及真诚的运营态度,《长安幻想》积累了坚实的玩家基础与良好口碑,这是其应对任何市场变化的根基所在。
更关键的是,长安的核心竞争力从未停留在“玩法形式”:其背后是近 3 年积累的文化底蕴(敦煌博物馆、分水油纸伞、非遗川剧变脸、非遗龙泉青瓷等传统文化传承),是宋轶、李玉刚、哈妮克孜、郭艾伦等名人合作沉淀的品牌认知,是千万玩家验证的“轻操作 + 深策略”平衡公式,更是“长线运营”带来的用户信任——这些 “看不见的护城河”,恰恰是“借鉴形式”难以复制的核心壁垒。
真正的“参考”应该是“站在创新者的肩膀上优化”,而非“抄作业却漏了关键步骤”。如果仅复制 “竖版 + 灵兽” 的外壳,却忽略玩家体验,最终只会让玩家觉得 “形似神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