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真相:这些检测值不值得做?

每年都按时体检,半年前的体检报告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还全是正常的,尤其是那套“肿瘤标志物”,每项结果都在参考范围内,但是有些人身体不舒服再检查时,竟然会突然检查出得了癌症。
在网上,相信大家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况。
平时体检正常,为什么会突然查出癌症呢?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到底靠不靠谱?今天一文说清楚。
体检正常,为何还会查出癌症?要解答这个问题,得先弄明白一个关键问题:健康体检≠癌症筛查。
大家平时做的“健康体检”项目,比如测身高、量体重,看是否超重肥胖;量血压、查血糖血脂,了解是否有“三高”;验肝肾功能了解脏器基础状态,再拉个心电图、做个腹部 B 超等,这种例行的健康体检就像给身体做“基础年检”,能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一些常见病,却很难早期揪出癌症。
比如胃癌早期可能只是胃黏膜的微小病变,靠其他检查而不做胃镜是很难发现的。
健康体检尽管有时也能“碰巧”查出癌症,但基本上只是“意外”发现。
所以,不能把健康体检当成“防癌体检”。
查肿瘤标志物靠谱吗?年轻人查意义不大
很多人觉得“抽一管血,查全套肿瘤标志物,就能知道有没有癌”。
但真相是,肿瘤标志物并没有这么神奇的功用。
肿瘤标志物有“肿瘤”二字,意味着它确实可能跟肿瘤有关,比如甲胎蛋白(AFP)升高,可能与肝癌有关;癌胚抗原(CEA)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多种肿瘤特别是胃肠道肿瘤。
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等于得了癌症,而结果正常也不代表没得癌症。
其实,肿瘤标志物的核心用途并不是“筛查癌症”,而主要用于已经确诊癌症的患者,比如协助判断治疗效果,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可能说明治疗有效;监测复发,癌症治疗结束后随访复查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或进行性升高,可能提示复发;某些肿瘤标志物还能协助医生判断病情和预后。
那肿瘤标志物对筛查癌症是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这又是走了另一个极端,少数情况下也还是有价值的,比如有乙肝病史、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通常推荐甲胎蛋白AFP 作为筛查项目之一。
但多数时候医学上并不推荐把肿瘤标志物作为癌症筛查的必查项目,尤其是年轻人查肿瘤标志物意义不大。
过度迷信查肿瘤标志物 反而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1、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焦虑恐慌
如果肿瘤标志物升高,确实可能由此进一步检查从而发现肿瘤(这也是它的潜在价值之一),但多数人只是轻度升高,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炎症等良性病变,甚至月经期间,都可能让某些指标波动。
可一旦看到“升高”两个字,不少人就会怀疑自己得了癌,陷入焦虑恐慌之中,有的人因此反复做 CT、核磁甚至 PET-CT 检查,导致不必要的过度检查。
2、可能被所谓的“正常结果”误导
很多人觉得“肿瘤标志物正常就是没得肿瘤,就可以安枕无忧”,从而忽略了真正该做的检查。
比如结直肠癌筛查主要靠肠镜,胃癌筛查做胃镜,但很多人因为怕麻烦,宁愿抽血查标志物,也不愿做这些“麻烦”检查。
癌症筛查,这样做才靠谱
癌症筛查是一种比普通健康体检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哪些人要做,做哪些项目,什么年龄开始做,多久做一次,都是有讲究的,需要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居住地、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来安排筛查项目,目前主要是针对那些常见的而且有明确筛查手段的癌种。
比如结直肠癌筛查,一般风险人群建议从50 岁开始每 5年做一次肠镜或每年做一次粪便潜血试验,高危人群则要提前到 40 岁甚至更早开始筛查。
又比如乳腺癌筛查,通常建议一般风险人群40岁开始筛查,高危人群推荐筛查起始年龄更早(<40 岁),筛查频次更高。
给年轻人的防癌建议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与其盲目查全套肿瘤标志物,不如做好下面这两件事:
1、切实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习惯,远离不良嗜好。
比如戒烟(包括远离二手烟)限酒,规律作息少熬夜,均衡多样化健康饮食,多运动别久坐,控制体重别肥胖,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这些都是听得起茧的老生常谈,关键是要切实做到并长期坚持,坚持才能见成效。
2、必要的体检肯定是需要的,但别把普通的健康体检当“防癌保险”。
在常规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如果有肿瘤家族史,或属于某种癌症的高危人群,建议到正规医院体检科或咨询专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肿瘤筛查方案,不要盲目跟风查肿瘤标志物,可能平添焦虑甚至带来误导。
最后要再次提醒的是,体检的意义当然在于“早发现问题”,但前提是要有针对性,经过专业评估后选对体检项目,切忌盲目跟风乱查。记住一句话:该做的检查别怕麻烦,不该花的钱咱也不要乱花。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腾哥带火的K90未上市先火,网友:关联之作值得买单
REDMI品牌于近日正式推出年度旗舰机型K90系列,包含K90与K90 Pro Max两款产品。该系列发布后,其定价策略引发市场广泛讨论,尤其是12GB+512GB版本因成本压力定价较高,成为消费者
起亚Telluride改款预告图发布,2026年上市洛杉矶车展亮相
起亚汽车近日释放了全新Telluride车型的预告信息,这款中大型SUV将搭载品牌最新设计语言,计划于11月20日开幕的洛杉矶国际车展完成全球首秀,市场投放时间锁定在2026年下半年。动力总成方案呈
莫言手书新诗星河怀念杨振宁,大师远去的文学追思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教授,于北京因病辞世,享年103岁。这位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探索与教育传承,为中国乃至世界物理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1
美国车厂拆解小米SU7:认可制造工艺,却点破中国电动车难复制之谜
(图片来源:摄图网)过去只有中国工程师拆Model S,如今风水轮流转,美国新势力也开始向中国电车“取经”。据《商业内幕》报道,近日,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的CEO斯卡林奇(RJ Scaring
智元灵创平台发布:零代码、零门槛打造专属机器人教练
2025年10月24日,程序员节这一天,智元机器人正式推出全球首个0代码、0门槛的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平台。该平台以“让创作更简单,让表达更灵动”为核心理念,首次将AI动作捕捉、云端模仿学
相关攻略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