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导师坐镇,上海创智学院打造机器人创新实训基地

在徐汇滨江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内,一所崭新的学院正在谱写科技创新的精彩篇章。上海创智学院虽然创办仅一年,却凭借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开放的科研环境,吸引了600多名充满活力的师生在此追逐梦想。这里跳脱了传统校园的条条框框,形成了产学研深度结合的独特生态,师生们共同在科技前沿探索未知。
90后青年教师刘鹏飞的办公区与学生们相邻而设,办公室的大门始终向学生敞开。在他带领的团队里,记录灵感的白板总是写满了思维碰撞的痕迹。去年从美国归国的他,以双聘教授身份加入学院,被这里的三大特质深深吸引:人工智能的时代机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的资源保障。"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有责任做些真正有影响力的事情,"他常这样激励学生,"今天的创新可能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
刘鹏飞认为创智学院的独特魅力在于"共创共享"的社区文化。一次电梯里的偶遇就可能酝酿出新的合作课题,一次企业交流就能发现技术落地的新场景。学院开创的"认知能动数据处理技术"和"AIxAI超能架构"已在全球开发者平台获得超过5700颗星和10万次下载,这些数据见证着中国原创科技走向世界的步伐。
在建院一周年之际,刘鹏飞团队推出了"能动认知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从逻辑推理迈向创造性思考。学生工作区醒目标语"全力以赴方能优异"时刻提醒着师生们追求卓越。在这里,科研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群策群力的智慧远征。
首届创智未来大会上,一群"博士CEO"的创业项目成为了焦点。2024级博士研究生陈明阳创立的"群联矩阵"致力于打造智能机器人协作系统,他的工位兼具实验室与创业公司的双重功能。这位曾经内向的理工男如今变成了活跃的创业者,坚持"健康创业"理念,每天雷打不动健身打卡。"投资人看到我结实的肌肉,应该会对项目更有信心吧!"他开玩笑地说。
陈明阳将机器人集群技术应用在城市安防、智能物流等实际场景中,这正是学院倡导的"真问题、真研究"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学院里像他这样既专注科研又勇于创业的年轻人随处可见,健身房经常能遇到边健身边讨论项目的师生。
创智学院的愿景远不止于此。曾在GoogleX和DeepMind工作的罗剑岚回国后组建了联合实验室,目标直指两个方向:在顶尖技术上挑战人类极限,在产业化应用上实现大规模复制。"这不仅关乎科技创新,更是对中国智造的实质性赋能。"
一年来,学院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31所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创新人才,50多家企业提供了5亿元支持资金。创智未来中心已经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获得近5亿元投资。在国家支持下,学院还建设了万P级算力平台和10PB数据中台,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
在创智未来大会上,AIGC互动机器人为参会者生成的个性化证件照,将这场科技盛会定格为"创智奇境"的精彩瞬间。这片创新沃土上,一个又一个关于未来的精彩故事正在诞生。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最新文章
华为与浙大联合推出DeepSeek-R1-Safe:安全与通用性双优的大模型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宣布推出国内首个基于昇腾千卡算力平台的DeepSeek-R1-Safe基础大模型。这款模型通过构建全流程安全后训练框架,实现了安全防护能力
上海推出人形机器人数据集和"浦江X"平台,助力产业化进程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数据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包括分类编码混乱、标注工作耗时费力、格式差异大以及全流程管理缺失等,这些痛点制约了具身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的具身智能
周伯文浦江论坛发问:AGI for Science面临六大关键课题
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专题论坛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将思考聚焦于AGI for Science领域,提出了“AGI for Science之六问”,引发学
华为携手美的共建星闪与鸿蒙生态,深化多领域合作
美的集团与华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于近日签署了相关协议。此次合作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互补,共同推动多领域创新发展。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企业管理优化、AIGC技术应用、ICT基础设施共建、绿色低
荣耀YOYO对话科幻作家:AI自进化如何重塑创作未来
当科幻电影中的智能助手走出银幕,当AI技术开始重塑人类对未来的想象,科技与文学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曾经被视为“预言家”的科幻作家,如今与AI开发者站在了同一舞台——2025年9月20日,第十六届华语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