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命名越来越复杂?教你轻松识别真旗舰

你,会挑手机吗?
看到这个问题,估计有差友会直接翻白眼 —— " 开玩笑,我混迹数码圈多年,一路从诺基亚滑盖机用到折叠屏,天天凌晨零点雷打不动看差评公众号推文,还能不懂怎么挑手机???"
先别急着划走,我在这里给大伙儿出个题 —— 下面这几台手机,如果不查参数只看名字,你能说出它们的定位差在哪么?
估计这会儿已经有人开始挠头了。。。
这也是托尼最近特别想跟大家吐槽的一件事 ——很早之前,我们买手机很简单,只要看下机型名称,就能知道这台手机大概处在什么档位。
比如大哥叫 Pro,二哥叫 Plus,不带任何后缀的就是小弟,如果是半代升级,就在名称后面加个 “ s ”,主打一个简单,体面,讲武德。
然而最近几年,各家厂商都开始推出多个系列的机型,比如数字系列、K 系列、X 系列、S 系列、Neo 系列、Play 系列、Note 系列。。。每个系列又细分为好几款不同型号的手机 ——
Pro 上面可能有 Pro+、Pro Max、Ultra、至尊版;下面可能还存在 x、i、R、T、SE、Turbo、GT、冠军版、燃速版、活力版、青春版等等机型。。。手机厂商几乎快把取名玩出花来。
更骚的是,这些后缀还能排列组合 —— Turbo 版不够 Turbo?那就来个 Turbo+ 或者 Turbo Pro,Pro 版不够 Pro?那就再来个 S Pro 或者 GT Pro,你以为已经到顶,其实它还能再叠一层!
当然了,厂商这么做肯定有它们自己的算盘。
国内市场一年比一年卷,要是继续像苹果那样保持一年一更的节奏,就是自寻死路,为了覆盖更多价位段、满足游戏党、拍照党、续航党等不同人群需求,用机海战术可以说再合适不过。
按理说,厂商给我们提供更丰富的选择,这本来是件好事,毕竟每个人的用机需求不一样,有人喜欢拍照、有人就爱打游戏,还有人特别在意续航,多些选项,总能让更多人挑到中意的。
但现实情况却是 —— 很多厂商用机海战术圈住了价位,却把选择的难题丢给了咱们消费者,本来咱们买手机,看预算跟需求很快就能锁定目标,现在倒好,光理清楚型号就得花大把时间。
关键很多手机,虽然型号不一样,但它们本质上就是 “ 套娃机 ” ——换个壳( 可能壳都懒得换 )、微调下配置,再改个名字,就立马变成新机重新出道了,顺带还能清一波零部件库存。
比如之前我就发现这么个现象,一款手机发布后,差不多熬过半年新鲜期,厂商就会考虑掏出一台它的 “ 孪生套娃兄弟 ”,这手机配置,要么跟老大哥差不多,要么还偷偷 “ 瘦了点身 ”。
虽然它的价格,比当时老大哥的发布价还要便宜那么几百块,显得挺有性价比,看上去很香。
但别忘了,之前那台先出的手机,经过半年市场毒打,价格早就经过了几轮跳水,实际到手价很可能比这个新出的 “ 套娃弟弟 ” 还低,如果换做是我,从性价比方面考虑,肯定选择前者。
而且某些情况下,这些名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之前我就差点在这块翻车 —— 比如在咱印象里,“ 至尊版 ” 这称号,怎么也得比 “ Pro ” 高半级,跟 “ Ultra ” 平起平坐才合理对吧?
但在某些厂商这边却压根不是这套逻辑,对它们来说至尊版跟 Pro 是平级,甚至至尊版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自家的 Pro 版,如果是不同品牌的机型,那它们的型号名就更没有参考性了。
当然了,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厂商、所有机型。
据我观察,在旗舰机这块,大家多少还是要点 “ 脸面 ”,名字和配置的对应关系相对清晰些( 毕竟价格和关注度摆在那儿,玩脱了容易翻车 ),但在中低端机型上,这种现象就比较常见了。
为啥中低端成了 “ 命名套娃 ” 的重灾区?道理也简单 ——这块市场盘子最大,价格最敏感,用户换机频率也相对更高。
厂商要在有限的成本里尽可能覆盖更多价格点、满足看似多样的需求,同时又想快速迭代保持热度、顺便清库存,“ 新瓶装旧酒 ” 或者 “ 微调改名 ” 就成了最高效( 也最偷懒 )的解题思路。
研发全新平台?成本和时间都耗不起,于是乎,“ 青春版 ”、“ 活力版 ”、“ 极速版 ”。。。
各种马甲应运而生,本质上可能只是同一锅汤换了个碗盛,只要名字听起来够 “ 新 ”,总会有人买单。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对手机各项配置特别了解,很容易被名字带偏,当硬件同质化严重,卷影像、卷屏幕,卷快充,卷到边际效益递减时,名字反倒成了最容易制造差异化噱头的地方。
而个别厂商就钻了这个空子,用眼花缭乱的命名,把原本区别不大的手机,包装成满足细分需求的样子;又或者通过命名上差别,混淆它们在配置上的差距,这哪是给选择,分明是在添乱。
可能很多人之前都没意识到 ——虽然现在手机选择越来越丰富,但是买手机的难度反而变大了。
如果想避开那些换皮套娃的坑、不被花里胡哨的名字带偏,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着参数一个个啃,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可能没啥,但对那些连内存和存储都分不清的长辈来说,就相当犯难了。
说到底,买手机本不该需要花太多心思研究,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在预算内选到合适的 ——主打拍照就使劲堆镜头搞算法,主打游戏就把性能和散热做扎实,主打续航就把电池往大了整。
还是希望尝试能够少些套路、多些真诚,与其在型号后缀上玩排列组合,不如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产品体验上,毕竟,手机好不好用,后缀名称说了不算,用户的口碑说了才算。
文章出处:差评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最新文章
iPhone 17 Pro真机亮相:铝合金机身不耐刮遭吐槽
9月19日消息,今天上午8点,iPhone 17系列首发开卖,苹果线下店铺也首次展出真机。目前整体来看,iPhone 17 Pro系列的外观口碑并不太好,很多摸到新机的朋友认为橙色太扎眼、蓝色又太显
小米车主冒雨50公里只为提前体验iPhone 17 Pro Max
9月19日消息,今天首批iPhone 17系列正式交付,不少小伙伴选择AppleStore自提,想要第一时间拿到就需要起早。这其中就包括数码博主“科技新一”。今天一早,他就开着自己的小米YU7 Ma
iPhone 17系列今早8点美团开售,30分钟极速送达
9月19日消息,iPhone 17系列将在今天正式首发,“外卖”同样也能买到首发产品。美团闪购今天0点一过就发文宣布,iPhone 17系列将于8点正式开售,最快30分钟新机到手。今年即时零售大火,
【首发解读】iPhone 17全系列购机指南:配置对比与价格一览
9月19日消息,今早8点,苹果iPhone 17系列准时开卖,首批正式、电商下单的用户已经有人收到新机。此外,美团闪购、淘宝闪购等外卖平台下单的用户,也拿到了第一批集齐。这次发售共有三款新机,分别是
iPhone17今起首发5999元起 北京苹果店现抢购长队
9月19日消息,今天iPhone 17系列正式在中国市场开卖,而一些忠实的果粉也是早早的行动了。今天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售,线上抢购到首批货源的用户将陆续收到新机,最新零售店也于8:00提前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