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容量SSD走俏,120TB需求催生存储技术革新

存储芯片涨价已经不是新闻,除了DRAM内存之外,NAND闪存涨价也势必会带动SSD涨价,而且这一轮涨价以QLC闪存为主。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推动涨价的根源是AI市场的需求,AI大模型动辄上万亿参数量,不仅对内存/显存要求高,也给硬盘极大的存储压力,QLC是目前容量、成本均衡的硬盘之选,没有之一。
从供应链的消息来看,这一轮涨价中,120TB及以上的超大容量SSD需求激增,厂商们正在评估2026年的订单规模,并且策略性地调整QLC闪存的产能占比。
上游原厂实际上早些时候就已经行动了,8月份SK海力士宣布全球首发量产321层堆栈的闪存,首发产品就是QLC而非以前的TLC类型,他们就是在为AI市场做准备了。
除了SK海力士之外,三星、美光、东芝、闪迪等大厂也会提高QLC闪存占比,尤其是三星,以前V8闪存中都没有QLC闪存类型,但是V9这一代也要变成QLC为主了。
不过三星的问题在于V9 QLC闪存据说有问题,量产延期到了明年初,这波又被SK海力士抢先半年,搞不好接下来几个季度中闪存一哥的位置也要被SK海力士抢走。
LS Securities预测SK海力士及其合资企业Solidigm有望在QLC市场份额上过半,明年拿下51%的份额,比今年的45%再次大幅提升。
————
1. 性能差异(尤其是写入速度)
TLC:读写性能比较均衡。虽然不如更顶级的SLC/MLC,但对于绝大多数日常使用和游戏来说已经非常快了。厂商会通过SLC缓存技术来大幅提升其爆发写入速度。这个缓存区通常比较大,能应对大部分日常文件拷贝和操作。
QLC:最大的短板在于写入性能。它同样依赖SLC缓存,但它的SLC缓存容量通常较小。当你持续写入大文件(比如几十GB的游戏或视频文件)时,一旦缓存被填满,写入速度就会断崖式下跌,可能从每秒几百MB降至几十MB,体验上会感觉“卡住”了。
2. 寿命差异(耐用性/P/E Cycles)NAND闪存有一个物理特性:每个存储单元都有擦写次数的上限。
TLC:大约可以承受1000-3000次的全盘擦写。
QLC:大约只能承受几百次的全盘擦写。
注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即使是QLC的寿命也完全足够。一个1TB的QLC SSD,假设寿命是500次P/E,那么它的总写入量就是 1TB * 500 = 500TB。普通用户每年写入量可能也就10-20TB,这意味着这块硬盘可以轻松使用20年以上。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忧QLC的寿命问题。
3. 成本与容量
QLC的优势在于,在相同面积的芯片上,它能存储更多的数据,所以单位容量的成本更低。这使得大容量SSD(如4TB、8TB)的价格变得更容易接受。QLC是推动SSD普及到大容量市场的关键。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真人快打》音频总监丹·福登宣布离职
在为真人快打系列效力三十余年后,音频总监丹·福登正式告别了这个他长期参与创作的格斗游戏项目。这位曾深度参与该系列每一代主线作品开发的资深制作人,已离开其背后的开发团队。10月2日,福登在社交平台透露
《七龙珠电光炸裂ZERO》新DLC确认,2026年1月新增角色
万代南梦宫携手游戏开发团队Spike Chunsoft正式宣布,计划于2026年1月公开七龙珠 电光炸裂!ZERO的全新DLC角色内容。在迎接游戏发售一周年之际,最新发布特别预告片,集中展示了目前已
2022硬科技创变者榜单发布:高学历团队领衔创新
在全球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硬科技创新凭借其技术密集型与高研发投入特性,正成为重塑产业竞争格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核心力量。这类创新聚焦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通过 "从0到1 "的原
黑神话争议发酵:C君道歉直播引热议 老E速通赛引爆话题
此前,“渗透之C君”曾在与其他玩家交流时提及自己曾直播黑神话:悟空的经历,并对此表达了歉意,称辜负了许多长期支持自己的观众朋友的期待。此事发酵后,另一位广受关注的游戏内容创作者老E在该长文评论区留言
Win10停服引关注,系统升级前需注意数据兼容性问题
微软将于近日正式终止对Windows 10系统的支持,这一变动引发部分长期用户的关注。为缓解影响,微软已向欧洲地区用户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扩展支持服务作为过渡安排。与此同时,近期一份关于操作系统市场分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