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加码AI投入:2028年前AI投资倍增,布局十万卡智算集群

在2025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的圆桌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就具身智能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他指出,家庭和工业领域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家庭场景中,技术可靠性、伦理规范及安全标准需同步提升;工业领域则要求机器人必须突破效率与成本的双重瓶颈,达到超越人工的临界点,才能实现规模化部署。
传统通信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随着个人通信业务增速放缓,中国移动将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宣布,至2028年底将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规模翻倍,重点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并探索十万卡级智能计算集群的构建。这一决策反映了运营商在行业代际转换期的主动求变——当5G建设红利逐渐消退,6G技术尚未成熟时,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成为关键。
财务数据印证了转型的紧迫性。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收出现近六年首次中期下滑,同比下降0.54%。工信部数据显示,前8个月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8%,较上年同期2.7%的增速明显放缓。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虽达18.19亿户,但净增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董事长杨杰在中期业绩会上坦言,低价套餐泛滥和携号转网异化为恶性竞争手段,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面对增长困境,人工智能被确立为战略突破口。中国移动规划的"AI+"行动计划包含三层路径:作为供给者,构建覆盖AI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模型即服务(M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四层云智算体系,并开发多模态行业大模型;作为汇聚者,整合优质模型资源,建立AI训练、评测和产业创新三大基地,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型计算架构;作为运营者,推出"灵犀"智能体等AI产品,拓展智能终端、车联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场景。
资本投入数据揭示了转型力度。2025年算力投资计划达373亿元,近两年AI直接投资超120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超10倍。虽然AI业务当前收入规模仅数十亿元,占上半年总营收比例较小,但杨杰强调,该领域收益自2024年才真正显现,未来将通过规模化运营持续扩大变现能力。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分析认为,运营商可通过整合网络、存储和计算能力,在AI生态中发挥基础平台作用,虽然投入回报需要周期,但最终将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应用落地层面,中国移动提出"让AI处理更复杂创造性任务"的目标。通过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的开发,推动AI技术从辅助工具向价值创造者转变。例如在工业领域,智能机器人需同时满足精度、效率和成本要求;在家庭场景,则要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这种双向突破策略,既保持了技术领先性,又确保了商业可行性。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三大互联网企业谈AI运维:可观测技术如何迈向半自治?
在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即将于上海召开之际,InfoQ《极客有约》联合AICon特别策划了一场关于AI与可观测技术融合的直播讨论。阿里云可观测技术架构负责人张城担任主持人,与阿里云算法专家李也、字
李彦宏AI"非共识":解码百度大模型破局与未来战略
作为中国AI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李彦宏近年来一改往日低调形象,频繁在公开场合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当行业普遍聚焦于大模型参数竞争时,他明确指出“重复造轮子没有意义,模型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这种理念在后
SphereAR图像生成革新:超球面约束引领高质效AI创作
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领域,一项名为“超球面潜在空间改进连续标记自回归生成”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项由柯国霖团队与北京大学薛辉教授合作完成的技术突破,为AI绘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已发布于a
OpenAI发布首款AI浏览器,深度融合ChatGPT挑战谷歌
美国知名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近日推出全球首款由AI技术驱动的网页浏览器,此举被业界视为直接挑战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的标志性动作。消息公布当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应声下跌2 4%,资本
清华SIRI方法突破:让AI模型推理既高效又精准,实现鱼与熊掌兼得
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要突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名为SIRI的创新训练方法,成功解决了大型语言模型 "思维冗长 "的难题。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模型输出长度,使模型在保持高准确率的同时显著减少冗余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