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出海记:从“建”到“简”的车联网进阶之路


比亚不仅是汽车出海浪潮中的旗帜,更是中国智能制造迈向全球的实力担当。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一个月前的杭州,聚焦那场备受关注的2025云栖大会。
在云栖大会3号馆的室内展厅,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旗舰车型——豹7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作为大会官方指定用车,比亚迪集团全品牌阵容闪耀亮相这场年度科技盛宴。

在这场以技术革新重构产业格局的宏大叙事中,一些看似"安静"的变革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比亚迪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力量之一。
这家深耕技术研发三十余年的企业,如今已成为全球首家下线第1000万辆新能源车的企业。这不仅是比亚迪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新象征。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以高达427万辆的年度销量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同比增长41%;今年1-9月累计销量突破326万辆,同比增长18.6%,持续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依托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易四方、云辇系统及璇玑架构、天神之眼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持续突破,比亚迪已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座城市,持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绿色技术和产品服务。
可以说,比亚迪不仅是中国汽车出海浪潮中的领航者,更是中国智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的实力标杆。

而在这场全球化扩张的宏大图景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技术故事——
比亚迪携手阿里云,在海外车联网系统上进行了一次关键技术升级:在保持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系统可靠性实现显著提升,同时运营成本下降了5%-10%。这是一场"1+1大于2"的强势联合,是两家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共同书写的出海新篇章。
这是一个从"构建"到"简化"的演进历程。其中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作是一家全球化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修炼。
向内求索
车联网系统,堪称现代智能电动车的"中枢神经系统"。
无论行驶在曼谷街头、巴黎香榭还是圣保罗大道,当用户在车内轻触中控屏查看续航里程,通过手机APP远程开启空调,或是用语音唤醒导航,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都依赖着车联网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

它连接着车辆、用户与云端服务,处理着从车辆状态监控、远程控制到用户行为分析的海量数据。
显然,对于出海的中国车企而言,车联网系统不仅是技术基础设施,更是用户驾驶体验的核心载体。一次远程启动失败,可能意味着用户在炎热街头的漫长等待;一次系统响应延迟,可能影响数十万车主的用车满意度。
因此,就有了这个故事的开端。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世界级的智能出行体验,比亚迪希望借助阿里云的技术能力,在海外车联网系统上实现新的突破:可靠性提升与响应优化。
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比亚迪希望在海外车联网系统上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提升系统可靠性。在工程领域,可靠性的提升往往意味着系统复杂性的优化,更代表着对技术极致的不断追求。
业务愿景的简洁明了,在技术实现层面往往意味着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2024年开始,比亚迪决定在海外市场与阿里云展开深度技术合作。这是两家中国企业的强强联手:一方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掌握着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另一方则拥有遍布全球29个区域、92个可用区的云基础设施。
在3号馆"前沿应用馆"不远处的一间会议室里,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资深架构师黄华杰为我们分享了他在技术合作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
"整个车联网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黄华杰解释道,"若干部件、多个数据平台、数十个子模块共同构成了这一庞大系统。"面对"四个九"的可靠性目标,他坦言道:"一开始觉得挺有挑战的。"
不过,工程师的思维就是,只要按照第一性原则拆解,任何复杂问题都会有解决方案。
阿里云团队很快便达成了共识:要助力比亚迪实现更高的可靠性目标,必须深入理解系统的每一个细节。于是,他们开启了长达三个月的深度技术交流。
"我们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子模块,"黄华杰回忆道,"每个子系统都要把其技术架构梳理清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也需进一步明确。
这是一项需要耐心打磨的基础工作。黄华杰笑称"做技术的都比较钻牛角尖","但这样我们才能看清全貌。"
随着工作的深入,双方的共识逐渐清晰。他们找到了技术进化的路径:将自研的部分组件升级为成熟的公共云服务。
一方面可以提升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则能优化运营效率,让比亚迪的技术团队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
举例来说,自建的K8s集群升级至阿里云容器服务ACK,开源的nacos升级为经过大规模验证的商业化MSE+Nacos,开源大数据平台升级至Lindorm多模态数据平台,打造出实时计算与离线分析融合的一体化数据架构,并借助时序压缩算法和Serverless弹性伸缩能力,大幅优化了资源成本和运维效率。
当然,这些先进服务背后,是阿里云多年服务全球企业积累的技术能力和最佳实践。
不过,对于这种涉及核心系统的技术演进,决策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撑。
技术团队采取了两个策略:数据驱动决策,与精细化成本管控。
首先是扎实的POC对比测试。这项工作是一个需要耐心验证的过程。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公共云服务在面对大流量冲击时,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
其次,是精细化的成本分析。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升级到公共云服务,反而比自研开源组件更经济高效。
黄华杰解释了成本结构:"开源组件也需要部署在云服务器上面。"为了保证高可用性,自建系统往往需要部署多台服务器。而云计算厂商通过规模化运营和资源复用,可以用更少的物理资源承载同等的服务能力,综合成本反而降低了5%-10%。
因此,双方联手不仅找到了提升可靠性的技术路径,还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商业价值。这正是"1+1大于2"的商业逻辑。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高仁超:21年守护神舟二十一,用掌心温度温暖每个细节
800吨重的活动发射平台稳稳托举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缓缓驶向发射区。这场精密的转运任务背后,离不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转运指挥高仁超21年如一日的坚守。当船箭组合体
2025年车辆定位怎么选?北斗高精度与全场景服务解析
在车辆智能化管理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高精度定位技术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家科技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场景化服务能力,在车辆定位领域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以下为当前市场表现突出的品牌分析。辽宁北
马斯克:特斯拉Optimus将颠覆外科手术,年产百万台目标曝光
在特斯拉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再次将话题聚焦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并抛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观点。他直言,Optimus不仅可能成为特斯拉“无限赚钱的秘密武器”,更有望重塑医疗行业格局,甚至
新手调整座椅别犯错!老司机教你正确驾驶坐姿的3个关键
驾驶过程中,座椅调整这一细节常常被忽视,但其中却大有讲究。新手司机与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座椅调整上的差异,不仅体现了他们对驾驶舒适度的不同追求,更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 座椅调整对驾驶舒适度的影响不容小
2024旗舰手机价格普涨:内存与制程成本双升
内存价格持续攀升,近期发布的新机型已明显体现出这一趋势。目前LPDDR5X内存仍处于上涨通道,行业预计明年旗舰手机的内存成本将同比增长20%至30%。有观点指出,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几乎相当于更换一颗具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