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GPT-5夜间防护升级,OpenAI修复92%系统漏洞

GPT-5夜间防护升级,OpenAI修复92%系统漏洞

热心网友
转载
2025-11-01

漏洞挖掘工作正式开启!OpenAI研发的Aardvark系统惊艳亮相,该工具已完成长达数月的内部测试,期间成功识别多个CVE漏洞,标志着安全防护正式迈入自动化时代。

就在近日,OpenAI正式推出基于GPT-5技术的智能安全分析平台Aardvark,该系统专注于自动发现与修复代码安全漏洞。

目前,Aardvark仍处于Beta测试阶段。

OpenAI表示,Aardvark开创了"主动防御优先"的全新模式:作为自主安全研究智能体,它能够持续演进代码分析能力,为开发团队提供全天候的安全防护支持。

实际测试结果显示该智能体表现卓越:

在标准代码库的基准测试中,Aardvark对已知漏洞与人工植入漏洞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2%。

通过早期漏洞捕获、实战化利用验证及清晰修复方案,在不影响创新节奏的前提下,该系统能有效强化整体安全体系。

OpenAI强调安全能力应当普惠共享,将在持续完善后逐步扩大服务范围。

颇具深意的是,Aardvark得名于夜行性的非洲食蚁熊,这种几乎完全以蚂蚁和白蚁为食的独居生物!

它夜间独自觅食蚂蚁和白蚁,正如这个基于GPT-5的智能体能够独立异步解决程序漏洞一样。(bug原义指"小虫",但在计算机领域,它特指程序或系统中的错误、缺陷或漏洞。)

食蚁熊(学名:Orycteropus afer),又称土豚、土猪,是管齿目土豚科现存的唯一物种,属土豚属,是活化石动物。

这一命名一语双关,既突破OpenAI过往的命名传统,又不禁让人猜测:这会不会是GPT-5的正式代号?

Aardvark的工作原理

Aardvark能够不间断地分析源代码仓库,识别潜在漏洞、评估可利用性、划分严重等级,并针对性生成修复方案。

其核心机制是监控代码库的提交与变更,在识别漏洞的同时分析其潜在利用方式,并自动提供修复建议。

与传统依赖模糊测试或软件成分分析等程序分析技术不同,Aardvark运用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与工具调用功能,从而准确理解代码行为并定位漏洞。

它如同专业安全研究员般进行漏洞挖掘:通过阅读代码、分析逻辑、编写运行测试用例、使用工具链等综合手段完成安全检测。

Aardvark采用多阶段流程实现漏洞识别、解析与修复——

分析阶段:首先对完整代码库进行全面分析,生成反映项目安全目标与设计架构的威胁模型。

提交commit扫描:比对提交的代码变更与完整代码库及威胁模型,实时检测新增漏洞。在首次接入仓库时,系统会扫描历史记录以识别现存问题,并以逐步解析方式说明发现的漏洞,为人工审核提供带标注的代码。

验证阶段:发现潜在漏洞后,系统会在隔离的沙箱环境中尝试触发漏洞以确认其可利用性。Aardvark会详细描述验证步骤,确保向用户反馈精准可靠、低误报率的分析结果。

修复阶段:Aardvark与OpenAICodex协同工作,为每个已识别的漏洞生成经过扫描验证的修复补丁。这些补丁附在检测报告中供人工审核,支持一键高效修复。

不过,某AI安全测试智能体初创公司首席执行官Daniel Knight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OpenAI正在开发编程智能体Codex,为何其生成的代码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AI再次解放生产力

AI工程师saen认为这个应用场景堪称完美——

寻找漏洞需要系统性的推理和上下文理解,而这恰好是推理模型的强项:AI能思考百倍量级的情境,绝对能发现人类遗漏的边缘情况。

此外,Aardvark无缝集成GitHub、Codex及现有工作流程,和开发者协作,既能保障开发效率,又能提供清晰可行的安全洞察。

在整个工作流程中,中间有一个人工审核的步骤,之后还有另一个。

人类并没有被排除在外,而是被定位为质量把关的角色。

安全工程师可以松一口气:

与多数人的看法不同,Aardvark实际要求在修复程序运行之前,必须要由人工进行最终验证。

这是生产力放大器,而非替代品。

所以安全工程师无需担心Aardvark,而应该关注的是能否跟上这些智能体的工作速度。这才是真正的制约因素。

在两个月前,安全研究人员Efi Weiss也进行了相关探索。

他们搭建的系统采用多阶段流水线:

(1) 分析CVE通告与代码补丁;

(2) 生成既包含漏洞测试应用又包含利用代码;

(3) 通过对比漏洞版与已补丁版进行测试来验证利用代码,剔除误报。

将此流程规模化后,AI每天可以处理超过130条CVE信息流,而且比人类研究员更快且更具成本效益。

安全智能体崛起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而AI正在吞噬软件。

大约8年前,黄仁勋曾如此预见。

软件漏洞已成为企业、基础设施乃至社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仅2024年,公共漏洞和暴露(CVE)数量就超过4万例,年增长率高达38%。

测试表明,只要提交约1.2%的代码就可能引入缺陷——这些微小变更可能引发巨大后果。

而威胁更大、对策更少的"零日漏洞",其价格已从"豪车"飙升至"豪宅"水平

末日生还者Under AI
末日生还者Under AI

游戏简介末日生还者Under AI是一款末日生存游戏,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在末日进行生存,而且游戏中提供了自由构建和探索的玩法,玩家可以探

立即下载
来源:https://www.51cto.com/article/828575.html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英特尔加速AI布局:拟投500亿美元收购SambaNova构建生态

据行业消息,英特尔正积极推进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近期被曝正在与AI初创企业SambaNova进行收购谈判,交易金额预计达5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折合约356 02亿元人民币)。此举被视为英特尔

2025-11-01.

AMD与Sanmina共创AI系统,开拓数据中心新业务版图

近日,科技行业迎来一则重要交易动态,AMD对外宣布已顺利完成一项业务出售事宜。此前,AMD斥资49亿美元将超大规模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ZT Systems纳入麾下,而此次则是将ZT Systems的数

2025-11-01.

中国厂商发力高端AI手机,2年出货5亿台推动市场下沉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生成式AI手机市场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这类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手机累计出

2025-11-01.

上海AI独角兽MiniMax发布全模态模型:算法革新开启AI新里程

上海AI独角兽企业MiniMax稀宇极智近日掀起技术发布热潮,在短短一周内连续推出四款全模态大模型,涵盖文本、视频、语音和音乐生成领域。这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现了中国AI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硬实力

2025-11-01.

Perplexity专利查询新功能:用自然对话获取精准信息的完整指南

人工智能搜索平台Perplexity近日在专利查询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其最新推出的AI检索工具首次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于全球专利数据库,用户可通过日常对话形式直接获取专业信息,彻底改变了传统检索模式

2025-11-01.

热门教程

更多
  •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最新下载

更多
不一样的修仙宗门2手游
不一样的修仙宗门2手游 角色扮演 2025-11-01更新
查看
开心水族箱正
开心水族箱正 休闲益智 2025-11-01更新
查看
喷气式战斗行动
喷气式战斗行动 飞行射击 2025-11-01更新
查看
长安幻想腾讯
长安幻想腾讯 角色扮演 2025-11-01更新
查看
长安幻想诗悦
长安幻想诗悦 角色扮演 2025-11-01更新
查看
宝宝小厨房手游
宝宝小厨房手游 休闲益智 2025-11-01更新
查看
我是猫
我是猫 角色扮演 2025-11-01更新
查看
宝宝医院游戏
宝宝医院游戏 休闲益智 2025-11-01更新
查看
长安幻想百度
长安幻想百度 角色扮演 2025-11-01更新
查看
长安幻想正
长安幻想正 角色扮演 2025-11-01更新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