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风电直联”海底数据中心落成:未来技术趋势前瞻

海底数据中心的核心原理是巧妙利用海水这一天然冷源,配合高效热交换系统为服务器实现冷却。这种创新设计让我们能够在大海深处构建可持续的算力基础设施。
想象一下,在浩渺无垠的海底建造数据中心会是怎样震撼的景象。这般曾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如今已在中国成为现实。
据报道,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外海,全球首个实现“海风直联”功能的数据中心已于2025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这座总投资达16亿元的设施,建设规模达24兆瓦,开创性地将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电直接结合,为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建立了全新范式。
那么,为何选择在海底建设数据中心?这种创新建设方式具有哪些独特优势?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

AI时代数据中心面临严峻挑战:散热与能耗问题亟待解决
在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的当下,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传统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大模型训练需要部署数千张GPU集群,传统数据中心的空调制冷能耗已占到总耗电量的50%,成为最昂贵的运营成本之一。
根据行业预测报告显示,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负荷将突破1亿千瓦,远超社会整体用电增速。
不仅如此,在AI浪潮推动下,芯片热密度也在持续攀升。开放计算项目2025全球峰会披露的信息表明,下一代AI GPU的热密度将突破3000瓦,传统风冷技术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数据中心散热技术已从单一的空调制冷,向间接液冷、直接单相液冷、直接两相液冷等多技术路径并行发展,行业迫切需要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显而易见,这座海底数据中心的诞生,为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海底数据中心:来自深海的创新冷却方案
这套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海水作为天然冷源,通过高效的热交换系统为服务器散热。据了解,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铜管换热系统,形成完整的液冷循环回路。
具体而言,服务器的发热单元将热量传递给细铜管内的冷却介质,液态介质在蒸发器中瞬间气化上升,通过散热管道送至换热器,与流动的海水完成热交换,冷凝后再回流循环。数据显示,这套系统成功将冷却能耗从陆地数据中心的40%-50%降至10%以内,使整个系统相比陆地数据中心减少30%-40%的能耗。
当然,海底数据中心的密封技术同样关键。所有接口都经过专业密封处理,舱体设计寿命达25年,能够抵御海浪冲击和海洋生物附着,创造出无尘无氧的海底恒温环境。
海风直联:绿色能源的双重变革
我们知道,传统模式的供电需要通过高压线路输送,例如海上风力发电也是通过高压线路送到陆地,再降压供给数据中心,中间损耗至少10%。而“风场-数据舱”点对点供电模式,大幅减少了能源传输损耗。
上海临港项目的突破性不仅在于海底散热,更在于它首创的“海风直联”模式。项目把数据舱直接布置在风机正下方,通过直流微电网实现绿电就地消纳。这种设计使项目绿电占比超过95%,完美解决了风电“波动性”的难题——将不稳定的电能转化为持续的算力输出。
该项目展现的效益令人瞩目:相比陆上传统数据中心,省电22.8%、省水100%、省地9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绿色算力基础设施的革命性进步。
海底数据中心的下一步是规模化发展。在项目落成当天,海兰云与多家企业签署了500兆瓦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战略合作,这是当前规模的20多倍。
海底数据中心的意义:重新定义算力基础设施
表面看,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在于解决了能耗和淡水使用的问题,实际上,它也能有效缓解沿海地区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与AI算力需求爆发的双重背景下,这种新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知道,海底数据中心位于临近城市的沿海地区,特别适合支持低延迟业务,如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这与远距离传输的两方数据中心形成优势互补。
从上海临港项目已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与工信部“算力基础设施强基行动”揭榜名单,也标志着国家层面对这一技术路线的认可。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用两年时间走完了从实验验证到规模化的道路。微软2015年启动的“纳蒂克计划”虽进行了海底数据中心试验,但至今未落地商用,而中国的海底数据中心已进入商用阶段。
未来趋势:从海底到液冷的散热革命
从海南陵水的1.0商用版,到上海临港的2.0风电直联版,中国在海底数据中心领域已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随着500兆瓦战略合作的启动,更多的“风电+算力”组合体将在深远海出现。
在技术层面,液冷技术正从GPU扩展至ASIC与CPU领域。英伟达明年首季量产的GB300服务器,其交换托盘水冷板数量从前代的18个增至27个,并新增180个快接接头,液冷价值提升1到2成。
未来,海底数据中心将与深远海风电场结合,构建超大规模算力中心。上海正在规划百万千瓦级深远海风场,未来数据中心可以跟着风电往深海走,构建更大规模的“能源-数据-算力”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2025视频相机排行榜:帮你精准选择Vlog、直播与短视频设备
随着视频内容与Vlog创作的普及,一台轻便、画质出色、功能针对性强的好相机,已成为众多创作者的刚需。无论是记录生活、旅行随拍,还是专业短视频、直播带货,选对设备往往能事半功倍。我们整理了一份2025
iPhone 16为新机让路,Vision Pro亮相后价格直降
近日,苹果在正式直接上架了新款Vision Pro。相比于上一代在发布时大量的宣传,新款Vision Pro显得十分低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iPhone17新机的上市,导致iPhone16价格持续走
三星S26参数全面解析 对比iPhone16改写性价比历史
11月3日,有博主曝光了三星新款旗舰手机S26 Ultra的详细配置信息。爆料显示,S26 Ultra的机身厚度为7 9毫米,镜头凸起厚度为4 5毫米。比小米17 Pro Max 8 0毫米的机身厚
台积电披露年度业绩:iPhone16售价或涨,果粉心碎!
近日,数据机构Counterpoint预测,2025年foundry2 0业务的全球销售额台积电将占39%。值得一提的是,由于iPhone17新机的上市,导致iPhone16价格持续走低。据权威科技
iPhone 17销量下滑16%,果粉转向百元机成趋势
11月3日,研究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苹果iPhone 17系列在美国和中国市场上市前十天的销量表现强劲,较上一代iPhone 16系列同期增长14%。值得一提的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