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最新报告:仅5%AI项目盈利,奥特曼警告获数据印证

95%的AI项目,回报都挂零?!!
MIT最新报告显示,原来只有5%的AI项目才能创造百万美元价值,其余的都仍在亏损。
全球加速进入AI投资狂热期,亚马逊站队Anthropic投资27.5亿美元,微软则押注OpenAI投资130亿美元,5000亿美元要造AI基础设施“星际之门”,AI概念股持续飘红……
但其实这更像是一场豪赌,all所有或一无所有,奥特曼甚至还跳出来火上浇油:
我们现在处于投资者整体对AI过度兴奋的阶段,而某些人将亏得很惨。
麻 将结合最近小扎突然刹车“亿元俱乐部”招聘,莫非奥特曼暗戳戳内涵的是……(doge)
95%的AI项目零回报
刚刚MIT联合英伟达发布了一份AI商业分析报告,给火热市场浇了个透心凉。
要知道仅今年上半年全球在生成式AI上的投入就高达300–400亿美元,超过了2024年全年总和,高盛分析估计,AI总投资还将飙升至2000亿美元。
但研究发现其中只有区区5%的项目能够带来可观回报,那剩下的95%呢,要么还停留在PPT阶段,要么“雷声大雨点小”,对企业利润和流程毫无实质性影响。
失败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模型质量不行,而是AI工具和实际使用场景之间存在学习差距。
比如常规情况下工具还能用,一碰到特殊情况就失效了;有些公司也有自己特定的审批节点或者数据格式,通用工具难以适应;每次使用都要重新提供上下文背景信息,效率还不如人工;多次出现同一错误,教了也不听。
所以绝大多数用户还是更愿意用AI处理一些邮件撰写、数据分析这类简单任务,像一些复杂任务还是更信赖人类同事。
于是就出现了AI在企业屡屡碰壁的问题:个人工具好用但难以落地企业,企业工具合规但又无人使用。
不过科技、媒体两个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AI结构性变革。
其余7个主要行业(能源与材料、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消费与零售、医疗与制药、专业服务)均停留在试点阶段观望,高关注却是低转化。
另外,MIT调研发现企业完全自研工具成功率只有33%,采购外部工具的AI项目部署成功率可达66%,也就是说那些试图自己从头构建AI工具的公司往往收效甚微。
在GenAI投资上,也显著偏向于成果更可见的前端职能,例如营销邮件AI生成工具、智能评分等,而一些难以用直观数据体现的后端AI却资金受阻,如采购、财务、法律等,却往往被投资者忽视,而这些才是高ROI项目。
大公司还将持续加码AI
不过好消息是,这份报告同样认为,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已经进入落地期,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市场上高估与低估并存,但可以肯定的是,AI就是未来技术所向。
而且这次砸钱的是Microsoft、谷歌、Meta和亚马逊这些家底厚实的硅谷巨头,每年固有的核心业务就能产生数千亿美元利润,即使因为AI开发而连年亏损,也不会立马面临资金危机。
所以即使只有5%的AI项目存活,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最终迎来的也只会是更健康的产业升级,一些仍然保持在95%区间内的中小项目出局,而剩下的5%头部将持续加码、依旧存活。
奥特曼也在采访中表示:
虽然一些投资者会损失一部分资金,但总的来说,我相信人工智能将会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麻 将参考链接:
[1]https://fortune.com/2025/08/18/mit-report-95-percent-generative-ai-pilots-at-companies-failing-cfo/
[2]https://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25/08/sam-altman-calls-ai-a-bubble-while-seeking-500b-valuation-for-openai/
[3]https://mlq.ai/media/quarterly_decks/v0.1_State_of_AI_in_Business_2025_Report.pdf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最新文章
奥特曼警示AI泡沫风险,但OpenAI自身或成最大泡沫
核心观点摘要: 1 作为OpenAI的创始人之一,奥特曼认为AI产业存在泡沫。 2、AI产业的泡沫主要来自用户的AI需求,一旦用户需求减弱,那么AI产业对应的算力和数据就不再是资产,而是压力。
胜宏科技拟赴港IPO,市值1800亿成黄仁勋台北宴会大陆唯一代表
据港交所8月20日披露,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大通、中信建投国际、广发证券(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截至8月21日收盘,胜宏科技(300476 SZ)报216
智元邓泰华回应融资上市质疑,详解AI场景落地新进展
文|王方玉 编辑|苏建勋 8月21日,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举行,鲜少公开露面的智元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出席会议,并携众高管一同亮相。 进入会场,智元的远征A2就化身迎宾大使
70后大叔惠州创业,打造全球第一AI芯片基板,公司市值突破1900亿
当人们热议着AI大模型如何改变世界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场技术革命的真正“战场”,竟隐藏在一块块墨绿色的电路板上。 曾被视为传统、甚至有些“乏味”的PCB行业,正因AI算力的爆炸性需求,一跃成为
硬科技重回资本风口:从“失宠”到“小甜甜”的逆袭之路
整个2025年上半年,AI初创企业吸引了全球50%以上的风险投资基金。 就在几年前,国内互联网大厂的战投部还曾一缩再缩,今年却开始恢复活跃。截至目前,阿里云战投公开投资事件共三起,基本围绕AI展开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