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逝世:物理学黄金时代为何落幕?

刚刚度过103岁生日的杨振宁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翻看手机时,突然弹出的这则消息让时间仿佛凝固了片刻。
斯人已逝,今天我们更应铭记的,是这位科学巨擘对中国乃至全人类作出的不朽贡献。
杨老曾说,自己最大的贡献或许是帮助国人摆脱了"不如人"的思想桎梏。
这话乍听或许谦逊,但要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主流物理学的舞台上几乎没有华人的身影,甚至出现过"中国人是否适合搞科研"的论调。
而杨振宁,是第一个彻底破除这种偏见的人。他不仅证明了中国人能够做出顶尖科学发现,更直接改变了人类对物理学的认知。
而他的传奇人生,要从20世纪初战火纷飞的昆明说起。
1938年秋天,16岁的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吴大猷、叶企孙这些大师的熏陶下,这位少年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后来他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氢弹之父"泰勒,同时也深受费米的影响。
可以说,他汇聚了当时物理学界最顶尖的导师团队,着实是天赋异禀的少年英才。
而他之后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他无愧于这份顶级的学术传承。
我们现在一提到杨振宁,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诺贝尔奖。
但其实真正奠定他历史地位的远不止于此——在物理学圈内流传甚广的"八卦"是:宇称不守恒,只是杨先生"三流"的工作成果。
那这个"三流"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学界多年的问题:我们的现实世界,与镜中的世界遵循的物理规律是否完全相同?
在1956年之前,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觉得,那肯定是一样的!对称性显而易见是当时物理学中最优雅、最理所当然的基础理念。上帝造物,怎会允许左右手不对称呢?
但在微观层面,一些粒子的衰变现象怎么都解释不通。当时几乎所有物理学家都认为是实验出了差错,或是存在某种未知粒子。但只有杨振宁和李政道这两个年轻人,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有没有可能错不在实验,而是在弱相互作用领域,上帝他老人家或许就是个左撇子?
这个想法一提出,整个物理学界都炸开了锅。物理学家泡利直接断言:"我不相信上帝会是个左撇子!"结果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用极其精巧的"钴-60实验",干净利落地证明了宇称确实不守恒!
这项发现直接敲断了物理学大厦的一根承重柱。更重要的是,它给当时陷入迷茫的物理学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后来"标准模型"的建立扫清了最重要的思想障碍之一。
第二年,35岁的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而与他同时代的物理学大家们,大部分都是在20年后才拿到自己的诺贝尔奖。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科技浪潮奔涌:互联网、生物、计算与通信领域新成就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如疾风骤雨,在各个领域掀起变革浪潮。以互联网为例,其进化速度远超想象。回溯往昔,上网是件费时费力的事,而今只需轻点手机,信号满格、网速飞驰,移动支付更是颠覆传统,一部手机搭配微信等
广州农商行回应员工被要求退还三年过节费
10月19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多名某农商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该行要求员工退回3年前至今的过节费。此事引发业内关注。“要求先交2500元,剩余部分在工资中倒扣。”一名该行员工称。另一名
天兵科技启动上市辅导:商业火箭企业迎资本新机遇
10月19日消息,证监会正式显示,10 月 17 日,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兵科技”)在江苏证监局完成 IPO 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备案报告显示,天兵科技成立于 201
2025沈阳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加速机器人进化新阶段
在沈阳举办的2025机器人大会上,人工智能与实体机器的深度融合成为焦点。从挥毫泼墨的书法机器人到精准分拣的工业机械臂,各类智能设备生动诠释了具身智能技术如何重塑生产与生活场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
Blackwell晶圆美国首次生产,台积电总部完成封装
10月19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五,NVIDIA和台积电在共同宣布达成一项重要里程碑。 双方已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附近Fab 21工厂成功制造出第一款量产的Blackwell晶圆。这款堪称全球最复杂的芯片
相关攻略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