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秘密AI项目曝光:华尔街投行精英为何面临转型挑战?

就在刚刚,OpenAI的内部机密项目"Mercury"(水星)意外曝光。该项目正以丰厚薪酬招募上百名前投行精英,专门负责培训财务模型,旨在逐步替代初级银行家们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算力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这无疑是OpenAI加速推进商业化与实现盈利的关键部署。
AI最先影响的是程序员群体,如今终于轮到银行业分析师了。
下一波华尔街的培训基地,或许就是一个AI提示库。
最新消息显示,OpenAI内部一项秘密计划浮出水面。
据悉,该计划正在招募逾百位资深投行从业者,系统化训练其财务模型能力,目标直指替代银行业基础岗位中大量烦冗、重复的事务性工作,项目代号为"Mercury"。
对于这场变革的核心对象——那些银行业从业者而言,这既是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也暗藏着职业前景的隐忧。
好消息是终于能够从填不完的Excel表格和无休止的修改工作中解放出来,拥抱期盼已久的自动化变革。
正如网友VibeEdge所言,OpenAI这步棋布局精妙:
借助前银行家的专业经验构建金融模型,确实有望将那些每周动辄80到100小时、既枯燥又磨人的工作流程化繁为简。如果真能确保模型精准度与审计追踪万无一失,或将彻底改写金融行业现有规则,实在令人期待它的未来走向。
然而,这场看似进步的变革背后也暗藏隐忧——大量银行业初级岗位可能因此逐渐消失。
近期公众对于这类AI引发的失业焦虑似乎已显疲惫。
科技界领袖们一面大力推动"AI同事"落地应用,一面又不断释放"就业寒冬将至"的警示信号。
例如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就多次公开发声:
"未来五年内,将有近半入门级办公岗位面临淘汰风险,失业率可能被推高至10%到20%区间。"
百名顶级投行精英,转型成为"水星计划"外部协作者
媒体报道称,OpenAI通过"Mercury"项目,以外部协作模式招募了上百名资深投行从业者和顶尖商学院在读生,为其训练专业财务模型。
这个精英团队中既有来自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顶级投行的前员工,也有来自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的MBA在读生。
"Mercury"计划本质上是一个人力外包项目,每位参与者每小时可获得150美元的高额报酬。
他们的核心任务是为各类交易场景撰写提示词并训练财务模型,涵盖并购重组、IPO上市等常见金融业务场景。
据知情人士透露,Mercury项目的申请流程几乎不涉及传统面试环节:
首轮是约20分钟的AI面试,系统会根据应聘者简历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第二轮为行业专业知识测试,重点考察财务报表等核心知识;最后一轮则聚焦建模能力的实战检验。
这些被招募者主要负责编写提示词和构建金融模型,从而为OpenAI的模型输入真实、专业且系统的金融工作流程数据。
他们每周需提交一个完整模型,具体任务包括用自然语言撰写提示词、执行模型调试优化等具体操作。
模型提交后,会收到评审专家的专业反馈,参与者需据此持续修改完善,直至最终成果能够无缝接入OpenAI的核心系统。
当AI接手苦活累活后,职场新人该如何成长
金融行业外的人或许永远无法体会凌晨一点收到董事"请修正"消息是什么滋味。
但这恰恰是投行分析师们的日常写照。
华尔街是不眠的,所以连带着他们也跟着熬。
在处理实际交易项目时,他们每周通常需要在岗位上工作超过80小时,主要任务是在Excel中为并购、杠杆收购等项目搭建复杂模型。
此外,他们还要反复调整演示文稿,由此催生了华尔街经典的"请修改一下"梗文化。
除了OpenAI,还有Rogo等多家为华尔街分析师定制AI软件的新锐公司不断涌现,试图通过提供智能工具帮助从业者从"苦活累活"中解放出来。
然而现在,这些"被解放者"似乎又有了新顾虑。
尽管他们时常会抱怨修改演示文稿和整理资料这类"体力活",可当AI真的开始接手这些工作时,他们又开始担心起自己的饭碗,更害怕因此失去宝贵的成长机会。
因为那些看似琐碎的基础工作,其实蕴含着独特的培养价值。
它们就像是运动员夺冠前的训练过程,也是初级银行家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成长阶梯。
当人工智能替代了这些"吃苦"的过程,实际上也抽走了他们职业发展初期最重要的"第一节台阶",很可能让年轻从业者面临"成长无门"的困境。
多位资深金融人士也表达了类似担忧。
他们认为,这些基础工作不仅是"入门仪式",更是熟悉业务操作的专业训练场。
更重要的是,不少分析师并非金融科班出身,他们需要通过这些基础任务来理解行业运作的底层逻辑,学会关注其中的关键细节,培养工作所需的"手感"。
拥有40年金融从业经验的Jeanne Branthover,作为DHR Global金融服务全球负责人,她强调阅读文件、分析数据这些具体工作背后需要系统学习。
"如果跳过这些基本功,对年轻人才的长期发展其实是弊大于利的。"
桥水基金CEO Nir Bar Dea
桥水基金CEO Nir Bar Dea认为,虽然AI确实能完成很多基础工作,但这对于人才的长期成长是不利的:
"正是那些基础工作的积累,才能培养出处理高层战略事务的能力。"
还有一个大家更关心的问题:如果AI真的能把这些苦活累活全干了,是不是意味着华尔街分析师们终于不用再没日没夜地加班了
这可能想得太过理想了,"3.5天工作制"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最终结果可能是AI让你觉得更累。
全球最贵独角兽,开始聚焦盈利变现
对OpenAI而言,"Mercury"不仅是技术试验,更可能是其商业化战略的重要环节。
有观点认为,这一计划凸显了OpenAI在Sam Altman带领下急于实现盈利的迫切心态。
无论是推出ChatGPT付费订阅,还是与Shopify合作在ChatGPT中嵌入购物功能,又或者是在未来探索广告变现路径……
OpenAI正在加速向盈利目标冲刺。
而AI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正是OpenAI实现盈利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据OpenAI一位发言人表示,目前公司正与各领域专家深度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持续提升其模型在各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这些专家由第三方供应商负责招聘、管理和薪酬发放。
此前,OpenAI还曾招募工程、科学和数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提升其模型的响应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并使用专业数据标注获取高水平专业人士。
数据显示,2024年OpenAI的云计算支出约70亿美元,其在Stargate计划中的累计投资已超过4000亿美元,这个数字在2025年底前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
巨额投入背后,这只全球最贵独角兽仍未实现盈利,它正通过各种途径,持续证明自身具备与估值相匹配的盈利能力。"Mercury"项目正是OpenAI在算力成本高企背景下,加速商业化与实现盈利的关键一步。
"Mercury"更象征着AI自动化带来的"知识平权化"趋势。
正如微软AI CEO Mustafa Suleyman所言:在AI时代知识本身不再是稀缺资源,而将逐渐变得"免费且普惠"。
"Mercury"背后所代表的"知识自动化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参考资料:
https://x.com/rohanpaul_ai/status/1980636916337746148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10-21/openai-looks-to-replace-the-drudgery-of-junior-bankers-workload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三星谷歌联手进军XR:Galaxy头显搭载Gemini AI角逐新赛道
科技行业迎来新一轮变革,三星电子联合谷歌与高通,正式推出搭载全新Android XR操作系统及Gemini人工智能的Galaxy XR混合现实头显。这款定价1799美元的设备,不仅在设计上与苹果Vi
兆芯联想AI教室落地北京二十中,助力基础教育智能化升级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近日迎来国内首个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全国产化AI教室,该教室由兆芯与联想开天联合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教室硬件配置全面升级,配备数十套
DeepSeek-OCR:视觉压缩技术提升文档处理效率与灵活性
当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信息处理格局时,一项名为“DeepSeek-OCR”的开源模型正悄然改写传统规则。该模型提出的“上下文光学压缩”技术,通过将文字视为图像进行视觉编码,实现了信息处理效率
西工大突破:仿生水下机器人"水下幽灵"实现高效低耗作业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陶凯教授团队近日宣布,成功研制出一款形似水母的仿生机器人,因其在水下近乎隐形的特性,被研究人员称为“水下幽灵”。该机器人通体透明,能在水下环境中实现高效隐蔽运行,适用于智能探测与
亚马逊云AI赋能SHAREit,智驱广告精准投放新策略
全球数字内容服务与分发领域的领军企业SHAREit Group(茄子科技)近日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一场以“智驱增长,洞见未来——AI广告创新研讨会”为主题的深度交流活动。会上,双方围绕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