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全固态电池2028年量产:续航翻倍快充高效,成本降25%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一场技术变革,全固态电池被广泛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近期,日产汽车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试制电池单元能量密度达到惊人的400-500Wh/kg,这几乎比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高出近一倍。这项突破意味着全固态电池技术正从实验室阶段快速迈向商业化应用。
以日产畅销车型Leaf为例,若搭载这款全固态电池,其续航里程将从现有的400公里大幅提升至800-1000公里,有效缓解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能力的担忧。这一性能飞跃得益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创新应用——该材料的离子电导率接近液态电解质水平,同时支持高比例硅基负极或锂金属负极,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整体储能表现。
针对固态电池长期存在的固固接触阻抗难题,日产研发团队通过优化电极结构与固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成功将锂离子传输速度提升了30%。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在-20℃低温环境下依然保持高效充电性能,电池衰减率较传统锂离子电池降低近四分之一,且支持10分钟快速充至80%电量,大大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
在安全性方面,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展现出了革命性优势。其不易燃、耐高温的特性使其能够轻松通过针刺、挤压等极端安全测试,从根本上杜绝了液态电池热失控风险。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50℃高温环境下仍可稳定运行,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电池容量保持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性能表现远超现行电池技术标准。
在产业化进程方面,日产已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布局。其位于日本横滨的试点工厂将于2025-2027年逐步扩大产能,目标在2028财年实现规模化量产。首批搭载车型预计为高端电动SUV或轿车,后续将逐步扩展至皮卡等细分市场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日产计划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将全固态电池成本控制在75美元/千瓦时,较现有锂离子电池降低约25%,为大规模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分析指出,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将重塑电动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充电效率与制造成本的全方位优化,有望推动电动汽车进入"无焦虑"时代。日产的研发进展为全球车企提供了重要参考,其量产计划若顺利实施,或将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全球商业化进程。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东方甄选启示录:告别流量喧嚣,做产品才是电商出路
当直播电商行业仍在为流量争夺而陷入内卷时,东方甄选已悄然开启一场从“流量至上”到“产品为王”的深度变革。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企业的增长逻辑,更在行业格局中刻下新的坐标。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东方甄选的战略
江苏纳芯微港股上市:252亿市值背后,年销芯片超30亿颗
江苏苏州的模拟芯片龙头企业纳芯微,近日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了上市申请。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在模拟芯片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按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收入计算,纳芯微位列中国模拟芯片厂商第五、汽车
iQOO Neo11起价2599元:骁龙8至尊版双芯+同档唯一2K LTPO屏
10月30日消息,iQOO Neo11今晚正式发布,首发限时优惠,起售价只要2599元。具体配置如下:屏幕:6 78英寸2K 144Hz珠峰屏,联合研发BOE最新Q10+发光材料,支持硬件级圆偏振光
胡润谈雷军财富暴增:弯腰捡钱反亏万元的商业启示
在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以3260亿元身家位列第五,成为本年度财富增长最快的企业家。数据显示,其个人财富较上一年度激增1960亿元,平均每小时财富增值达37万元,相当于每
2025年Q3手机市场:三星苹果领跑,小米稳居全球第三
根据Omdia(原Canalys)发布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 201亿台,较去年同期增长3%。这一增长态势反映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在经历波动后逐步企稳,头部品牌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