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奕材国产半导体突围之路,Profolio行业动态


2025年10月28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奕材”)在科创板成功挂牌,成为“科八条”新政发布后首家通过审核并上市的未盈利企业。其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将直接推动12英寸硅片国产化率突破20%,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链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为其他处于高速发展的科技企业提供了示范路径。
西安奕材的成功上市在当前阶段意义深远,这是多方共同耕耘的成果,其中资本在其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关键支撑。作为最早的投资方之一,孙达飞及其投资团队(三行资本与众行资本投资团队)自2019年初投资奕斯伟科技,到后期硅材料板块在西安落地并成长为国内12英寸硅片龙头企业,这段历程不仅是一家半导体企业的国产突围史,更是三行&众行团队聚焦产业、深耕链的投资理念的生动实践。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半导体产业的宏大版图中,12英寸硅片是芯片制造的关键基座,但长期被五大国际巨头垄断,其占比高达92%。怀着不再受制于人的决心,2016年底成立的奕斯伟科技一年后正式启动了硅晶圆项目。彼时,下游需求正经历结构性爆发:3D NAND存储因智能手机容量升级与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带动了12英寸硅片广泛而持续的消耗。
并非只有奕斯伟看到机遇,过去五年国内硅晶圆玩家众多,但真正具备突破潜力的企业屈指可数。技术难度大、资本投入重、步步维艰,无异于一场技术与耐力的马拉松。2018年初,奕斯伟硅材料板块组建了20人日韩专家团队,覆盖长晶、抛光等全工艺环节,凭借清晰的发展规划锁定了核心设备的供应。这种“技术团队+设备保障”的组合在国内独一无二,在早期即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如今,AI算力爆发与新能源汽车普及进一步放大了市场需求,2024年国内12英寸晶圆厂产能达235万片/月,奕斯伟材料以71万片/月的产能占比超30%,精准承接了这一波浪潮。
志同道合,众行致远
时间回溯二十年,众行资本创始人孙达飞时任国开行电子行业评审专员,工作中与京东方案下深厚缘分。2018年,当再次站在王东升董事长面前,这家成立三年的投资机构,已决定专注一条充满挑战之路——聚焦硬科技,深耕产业链,以行研驱动为核心方法论,用最朴实的方法和最勤恳的态度,在泛半导体领域建立属于自己的护城河。两代人,同一个信念,同一个目标,“我们坚信,在半导体高速发展、国产替代的大浪潮下,奕斯伟拥有改变行业格局的力量”。一拍即合之下,孙达飞团队成为了奕斯伟首轮市场化融资的布局方。
2020年4月,硅材料板块迁址西安并更名,西安奕材正式以独立身份亮相。次年首轮融资,尚处在蓝图阶段的西安奕材,向投资人介绍12英寸大硅片国产化的未来,可谓困难重重。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信任,孙达飞团队以老股东身份再次布局,完成两只专项基金,为当轮融资引入基石。此后数年,西安奕材步入了产能与技术的双重突破期。
2024年6月,第一工厂设备就绪,C轮融资开启,团队依然坚定看多,引入三期基金LP国投创合;到第一工厂达产前,又邀LP伙伴——广投资本加入SPV投资人行列;战略配售阶段,LP越秀资本二次入局。
至此,孙达飞带领的这支泛半导体生力军和他的伙伴们,已陆续参与了西安奕材四轮融资。资金之外,在更广泛的产业链条里,与西安奕材的积极互动和协同探索,也成为产业佳话。
从项目启动到挂牌耗时8年,期间累计投入超200亿元,融资100亿元,历经产能爬坡、行业周期波动、客户信任等多重考验。这种坚持,恰是硬科技企业的必备素质。
从早期投资到上市陪伴,孙达飞团队与西安奕材的合作,是对半导体“硬科技”赛道长期价值投资的生动诠释。对团队来说,专注和聚焦背后,收获的不仅是财务回报,还有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技术封锁、实现国产替代的成就感。他们也将坚守这份投资信仰,继续在泛半导体领域深耕细作,“投资-赋能-协同”,陪伴更多硬科技企业从“0”到“1”,从“国产替代”到“全球领先”。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2025胡润百富榜:翰森钟慧娟1410亿领衔,女性上榜比例微降
在最新发布的《2025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中,女性企业家的表现备受关注。数据显示,今年上榜的女企业家占比为22 4%,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 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富豪中,超过七成是通过自
大疆Pocket 4云台发布:设计减重35%,新增双键操控更便携
科技媒体近日披露,大疆下一代口袋云台相机Pocket 4已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根据供应链消息推测,这款新品有望在未来两到三个月内与消费者见面。此前关于该产品的多轮爆料信息,通过不同渠道的泄露逐步拼凑出
我国突破超长超薄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瓶颈
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一项重要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实现。该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的工业化生产,并制备出超长超薄金属带材,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国产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投产:6.5秒产空调,开启自研自产新阶段
小米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再落关键一子,其位于武汉新城的智能家电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这座被定位为行业标杆的工厂,不仅承载着小米突破家电代工模式的核心战略,更通过自研技术重新定义了家电制造标准。该工厂依托小
小米SU7 Ultra前备箱升级引热议:新增叶片设计让准车主维权
近日,小米汽车针对SU7 Ultra车型推出“10月秋季关怀”服务,宣布为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车主提供免费升级方案。根据最新说明,升级内容为在前舱盖新增两个空气动力学叶片,旨在优化高速行驶时的空
热门推荐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