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研发脑机接口新技术:"神经蠕虫"动态电极实现脑内移动

9月17日传来重要科技进展,传统脑机接口技术中作为关键传感元件的植入式电极,普遍存在位置固定、信号采集范围受限的缺陷,且易受免疫反应影响导致传导失效。这些局限严重阻碍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进程。
由中国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当日发表于《自然》期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志远、韩飞团队与徐天添团队,联合东华大学严威团队,经过五年多协同研究,成功研制出名为"NeuroWorm"(神经蠕虫)的革命性神经接口技术。
这项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动态电极"新概念,一举突破传统植入电极的静态限制。研发的神经纤维电极细若发丝(直径约200微米),兼具柔软可拉伸特性和自主运动能力,为脑机接口技术开辟了全新发展方向。
研究人员攻克的首个技术难关,是要在直径200微米的纤维上集成数十个独立电极通道。这相当于在一根头发丝上精准刻制数十条互不干扰的导电线路,同时还要确保纤维具备足够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通过突破超薄柔性薄膜制备、微纳导电图案设计等关键技术,在郑海荣院士和李光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团队最终研制出直径仅196微米、集成60个独立电极通道的柔性可拉伸纤维电极。
为实现电极自主运动功能,研究人员在电极端部集成微型磁控模块,结合高精度磁导航系统和实时影像跟踪技术,使电极能在生物体内定向移动并稳定采集神经电信号。这种可在大脑内自主"巡游"的"动态电极"被命名为NeuroWorm(神经蠕虫)。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大脑监测。研究团队首次实现电极在肌肉组织的长期稳定工作,在大鼠腿部肌肉实验中,NeuroWorm成功维持了43周以上的持续监测能力。通过外部磁场控制,电极能在肌肉表面自由移动,实现多位置轮换监测。
相关研究成果详见Nature期刊论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344-w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高通发布3nm旗舰芯片组,小米首发80TOPS PC处理器
高通在夏威夷举办的一场重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三款采用3nm制程工艺的旗舰芯片,包括新一代旗舰手机SoC芯片骁龙8至尊版(骁龙8 Elite)移动平台、骁龙X2 Elite Extreme和骁龙X2
广汽华为合作启境汽车,25年老将刘嘉铭任CEO
近日,广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任命刘嘉铭出任其全新品牌“启境”的首席执行官(CEO)。刘嘉铭将全面主导该品牌的战略规划、产品布局、市场开拓及日常运营管理等核心事务。据了解,刘嘉铭是一位在汽车行业深耕超
OpenAI测试GPT-5多任务系统:GPT-Alpha内测启动
据海外科技媒体披露,OpenAI近期正在对一款名为“GPT-Alpha”的新型AI智能体开展内部测试。该产品以尚未正式发布的GPT-5模型为技术底座,核心研发方向集中于强化AI的复杂推理能力和工具交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充电宝召回,保护消费者安全权益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充电宝产品安全隐患问题展开专项治理行动,成立专项督导组统筹全国召回工作。目前已有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启动大规模
全新奔驰GLA路试曝光,二代车型换代设计亮点抢先看
梅赛德斯-奔驰近日确认将停产第二代GLA车型,这款自2019年末上市的紧凑型电动跨界车,其最新款为2026款。不过,品牌已启动新一代GLA的研发工作,原型车近期在德国公共道路测试时被多次捕捉到身影。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