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报告的建议部分怎么写?这5个技巧让方案落地

如果连支撑假设的具体数据都拿不出来,那这样的假设很可能只是随意编造的说法,基本可以直接推翻了。但如果实际情况确实如对方所说,比如员工确实加了大量班,那么按照"情有可原"的原则,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加班情况确实严重,建议及时提醒即可",这样也能还当事人一个清白。
单纯罗列数据可不行!
关键是要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很多从事数据分析的同学都曾被领导或同事这样质疑过。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人信服呢?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道经典练习题。
问题场景:公司里,某位同学的考勤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片
该同学辩解说:"加班那么晚,第二天迟到很正常啊!""大家都迟到,为什么只抓着我一个人?""那天突然下暴雨,我也是没办法!""都是各种意外情况!"
领导回应:"我看就是你工作态度有问题!别找其他借口!"
两人争执不休!此时,该如何进行客观分析?
一、不可落地的建议
是不是有同学是这样写的:
本月共有22个工作日,迟到11天,迟到率50%;迟到最多的是第二周,共迟到4天,迟到率80%;迟到最少的是第三周,共迟到1天,迟到率20%;迟到天数过多,建议降低;周一迟到太多,建议周一不迟到
工作中,很多人的报告都长这样。显然,这样的报告是不合格的!这只是把图表内容又重复了一遍,完全没有回应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所谓的"建议降低"也只是一句空话。
在考勤争议中,核心问题在于:到底是真的遇到意外情况,情有可原?还是工作态度有问题?只有正面解答这个问题,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显然,仅靠现有数据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先列出验证假设的思路,再补充相关数据,从而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二、破题的思路
提出假设→寻找证据→验证真伪→得出结论,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顺序。用数据分析解决业务问题,一定是从粗到细、逐步深入的过程。
比如简单的一条理由:"我家离公司很远,所以很容易迟到"。我们可以提炼出假设:家到公司距离是否真的过远。而验证这个假设,并不需要复杂的数据,只要在高德地图输入起点/终点,就能看到:
距离多远,坐地铁需要多久,车费多少钱,通勤需要多长时间
一些简单的分析结论就呼之欲出了(如下图)。
 图片
图片
用数据解题就是这么清晰明了,不需要争吵,一切用事实说话。当然,当假设很多的时候,可以安排验证的先后顺序。比如,我们可以先把"情有可原"类假设列清楚,例如:
假设1:前一天加班影响 假设2:当天所有人都迟到 假设3:当天有极端恶劣天气
列出假设后,每一个假设逐一找证据验证。比如:
假设1:前一天加班 → 抽取前一天上下班打卡时间,看是否真有加班 假设2:当天所有人都迟到 → 抽当天所有人打卡记录,看迟到比例 假设3:当天有极端恶劣天气 → 查当天是否有暴雨/暴雪预警信息
如果连验证假设的基础数据都找不到,说明这个假设很可能是随口编的,直接就能推翻了。如果发现实际情况确实符合,比如员工真的加了很长时间班,符合"情有可原"的条件,那么就能输出:"确实加班过多,建议提醒即可"的结论,还当事人一个清白。
三、从简单到深入
有时,简单验证几条假设,可能还不足以全面说明问题。比如"前一天加班"这个假设,既可能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也有可能是整体工作任务繁重。所以,还可以进一步做细化假设:
假设1.1:整个部门工作量都很大 假设1.2:整个部门工作量不大,但个人承担太多 假设1.3:个人承担不多,但能力不行,做得慢
进一步验证这三条细分假设,这样就能把分析从粗到细,逐步深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答题思路。看到这里,同学们可以重新调整下自己的答案哦,我们继续看后续讲解
四、整体思路
把多个分析假设按合理顺序组合好,就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逻辑树。可以看到,这个分析逻辑树是从"是否加班影响"出发的,优先排除集体加班、分配工作过多等客观影响因素,这样的顺序可以有效避免员工被冤枉(如下图)。
 图片
图片
列好逻辑树以后,只需代入相关数据,就能找到重点,辨别真伪。比如发现该同事11次迟到中,有8次都是因为分配工作太多,个人承担工作量明显高于组内同事,那么就能坐实他是被冤枉的。如果发现,11次迟到里只有2次是真加班,其余9次都是没加班且自己没打车,那说明态度可能真的有问题。数据指引我们,找到更接近真相的答案。
有了以上铺垫,推导建议就能有理有据了,而且非常具体(如下图):
 图片
图片
五、回到现实工作
当然,上边只是一个小例子,但是清晰地反映了现实工作中的问题:业务部门往往本位主义思考,喜欢说:"这是大环境问题""这是意外情况""我已经很努力了";数据部门则容易陷入数字游戏,过于关注环比同比,不会针对假设找证据,不会细化假设,导致分析流于表面。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深蓝L06预售14.58万起:磁悬浮+激光雷达,智能电动新选择
今晚,深蓝L06正式开启预售,起售价定在13 99万元,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汽车行业引发强烈反响。令人震惊的不仅是价格,更是其搭载的一项核心配置——与法拉利296GTB同源的磁流变悬架系统,最新将其
仰望FREE新推27.99万运动版,华为智驾赋能高端纯电
岚图FREE推出运动定制版,售价27 99万元。新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运动化与个性化升级,专属外观套件命名为「暗影流光」,包含哑光碳纤维装饰组件、双色内饰搭配以及特别设计的Nappa材质座椅,
RT150S高配平板发布:10999元起售,高端配置新选择
2025年,平踏板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产品迭代不断加速。10月30日发布的RT150S成为这一细分市场中的焦点车型,其10999元的起售价进一步拉近了高品质平踏板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款新车并非简单
CTCC宁波赛场:极限操控技巧与调校实战解析
2025赛季CTCC的核心赛事落于一条全长4 015公里的山地赛道,凭借18个技术弯道构筑出极具挑战性的“魔鬼试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T9至T12组成的连续发卡弯群,四个弯道的转弯半径均小于20米,
深蓝L06携3nm芯片来袭:星耀6首发评测,性能全面突破
今晚亮相的两款轿车在性价比方面表现突出,其中星耀6的定价为6 88万元,而深蓝L06的起售价为13 99万元。L06的定价策略明显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入门版本即搭载3nm芯片、支持3C快充,配备激
相关攻略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