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a首席科学家LeCun或离职,AI战略分歧引爆高层争议

在近日 Meta AI 的一场内部震荡中,首席 AI 科学家 Yann LeCun 愤然表示考虑辞去职务,导火索是 Meta 关于 FAIR 发布研究成果方面的一项新规定,引发了 LeCun 以及 FAIR 团队成员的强烈不满。
近日,Meta AI 的内部混战再次传重磅消息!
Meta FAIR 团队的创建者、首席 AI 科学家 Yann LeCun 考虑辞去职务,原因可能是 Meta AI 重组限制了 FAIR 实验室的研究自由。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近段时间 Meta 有关 FAIR 实验室的一项政策变动引发了 AI 团队的内部骚动。
新政策规定 FAIR 今后在发表研究成果之前必须接受额外审查。
这次变动不仅引起了该团队部分成员的不满,还让 FAIR 的创建者、Meta 首席 AI 科学家 Yann LeCun 十分恼火。
据知情人透露,Yann LeCun 曾在 9 月份向同事吐露心声,认为自己也许应该辞去 FAIR 首席科学家的职务。
这项新政策被 FAIR 团队成员视作对他们自由对外分享研究成果的一种限制。
该变动发生在今年 Meta 对其 AI 战略进行重组的背景之下,新的战略调整要求 FAIR 更多地为 Meta 产品服务,而减少对外发表研究,因为后者可能会帮助竞争对手。
尽管 Meta 一位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并没有限制研究人员发表论文,LeCun 作为 FAIR 首席科学家的角色并未改变。
但 Meta 的 AI 重组,无疑会影响到 FAIR 曾经自由、开放的研究氛围,同时也暴露出新旧团队成员在这一过程中的摩擦以及艰难的磨合过程。
AI 重组下的「新旧」摩擦
这次豪掷百亿美元的 AI 重组,带给了 Meta AI 团队一系列阵痛。
今年 6 月底,Meta 决定设立新的「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开出了天价薪酬四处挖角,并聘请了前 Scale AI CEO Alexandr Wang 和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共同领导超级智能实验室。
短短几个月内,Meta 对 AI 部门进行了四次重组,这段时期也是 Meta AI 内部摩擦最剧烈的阶段,不可避免会导致团队内部新旧力量之间的摩擦,以及内部的一些 AI 老将的不满。
据知情人透露,当公司在 7 月任命来自 OpenAI 的研究员赵晟嘉(Shengjia Zhao)为首席科学家时,Yann LeCun 曾感到自己地位被削弱。
赵晟嘉
虽然 Meta 对外表示 Yann LeCun 的职务未变,其研究仍是公司的核心支柱,但是不难想象,Yann LeCun 在公司新 AI 组织架构中的话语权已经不如以往。
7 月,Yann LeCun 曾公开表示自己仍担任 FAIR 的首席科学家,他的角色和 FAIR 的使命仍没有变。
8 月,Meta 将人工智能部门拆分为四个独立团队:
TBD 实验室,负责 Meta 的 LLM / 超级智能项目;
一个产品与应用研究部门;
一个专注于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的团队;
以及 FAIR(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重组之后,FAIR 团队由 Robert Fergus 负责日常管理,LeCun 担任首席 AI 科学家。
一个新变化是 FAIR 团队成员在对外发表研究成果之前,必须经过一道新的研究发表审查流程。
而在过去,FAIR 一直是一个自由、开放且专注于基础人工智能研究的实验室。
尽管 Yann LeCun 强调 FAIR 的使命未变,但无形之中已经被加上了一层限制。
AI 重组,还带来新旧 AI 团队之间的摩擦。
为了快速吸引顶尖 AI 人才,Meta 向 OpenAI、谷歌等公司高薪挖角,新加入的外部研究员必然会与原有 FAIR / AI 研究团队的文化和流程产生差异,新旧团队成员的在组织磨合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摩擦。
尤其是在薪酬与待遇差距明显的情况下,更容易加剧这种摩擦。
此外,Meta 的新组织架构,也使得新的研究中心 / 团队的领导层(特别是高薪引入的外部人员)在资源、话语权上获得优先,这也可能让原来的 AI 研究者产生「边缘化」的感觉。
破旧立新背后,如何稳定人心?
当然,Meta 的 AI 重组也是在旧团队接连失误的背景下才被引入的。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开发过程中出现性能问题,Meta 曾推迟了新大语言模型 Llama 4 的发布。
而且,在 Llama 4 发布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将一个未公开的实验版本提交到 LMArena 用于排名。
由于该版本在榜单上的表现优于面向公众的发布版本,引发开发者与研究人员的批评,质疑其「掩盖问题」和有意「刷榜」。
除了接连失误,旧有 AI 团队内部一直也存在摩擦。
一位前研究员形容 Meta 旧有的 AI 团队文化是「抢地盘、抢项目、窃取成果」。
这些内部矛盾在经历了 6 月份以来的重组之后,又被叠加了新旧 AI 团队之间的矛盾。
比如,Meta 的 Reality Labs 一些员工就对超级智能实验室的其他决定表示不满。
其中一项争议点就是 Meta AI。此前,这款应用由首席产品官 Chris Cox 领导下的 AI 团队负责,最初用于管理 Meta 的智能眼镜,现在该应用已划归超级智能实验室。
今年 9 月,当 Meta 准备在 Meta AI 应用中加入名为「Vibes」的信息流功能时,Reality Labs 团队的一些成员在内部论坛吐槽,表示自己并不喜欢该功能。
8 月份重组新成立的 TBD Lab,目前正在研发 Meta 新一代旗舰大语言模型 Llama 5,这项工作虽然对于 Meta 的一些资深研究员颇有吸引力,但当 Meta 邀请他们加入 TBD Lab 时却遭到了拒绝: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老员工的薪酬待遇远低于新同事;另外一方面是较为紧张的工作氛围。
比如,TBD Lab 会要求研究人员每周五天在加州门洛帕克总部现场办公,仅这一项要求就劝退了许多 Meta 其他的 AI 研究人员,他们以往只需每周三天到办公室。
AI 重组导致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人员动荡,Meta 也曾考虑如何通过改善企业文化稳定人心。
比如:让技术成员有更多自主权,并减少官僚作风,减少内部开会次数等。
但仅仅改善文化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战略、组织、团队上经历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目前,Yann LeCun 是否会真正选择离开尚未可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 AI 竞赛加速、顶尖人才稀缺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商业利益与长期科研探索,如何通过 AI 重组焕发战斗力,将是决定 Meta 能否在下一场 AI 竞赛中领跑的关键。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meta-change-publishing-research-causes-stir-ai-group?rc=epv9gi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ID:AI_era)
免责声明
游乐网为非赢利性网站,所展示的游戏/软件/文章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第三方用户上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youleyoucom@outlook.com。
同类文章
1美元换OpenAI入股,AMD芯片能否改写AI算力格局?
一场震动芯片行业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合作浮出水面——AMD与OpenAI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协议,AMD将以每股0 01美元的极低价格,允许OpenAI认购其10%股权(约1 6亿股)。这场交易不仅涉及
智元机器人与原力智能双双斩获亿元订单
工业场景与文旅领域正迎来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批量落地潮。近期,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达成数亿元框架合作,后者将采购近千台智元精灵G2机器人,首批设备将率先部署于消费电子平板产线,重点实现柔性抓取、多工位协
《智能体设计模式》新书上线:谷歌专家揭秘AI开发关键技巧
人工智能领域正掀起一股以AI Agent(智能体)为核心的技术浪潮。从跨国科技企业到初创团队,开发者们纷纷投身于构建能够自主理解复杂环境、规划行动路径并执行任务的智能系统。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
灵机天赐推出Jollybubu儿童AI陪伴硬件
AI儿童陪伴领域再传融资捷报。近日,北京灵机天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联资本领投,小恐龙基金、瑞昇基金跟投,探奇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这家成立不满一年的企业,正以独特的
蚂蚁发布Ring-1T-preview大模型,万亿参数性能领先
蚂蚁集团近日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了全球首个万亿参数级别的自然语言推理大模型——Ring-1T-preview,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其成为国内首家掌握万亿参数大模型技术的企业,同时打破了国外
相关攻略
热门教程
更多- 游戏攻略
- 安卓教程
- 苹果教程
- 电脑教程



















